文史鉤沉您現(xiàn)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網(wǎng)>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毛澤東文學院>文史鉤沉

潑墨人生 德藝雙馨

來源:周文杰   時間 : 2014-08-19

 

分享到:

  李 鐸(1930- ) 湖南醴陵人。著名書法家。號青槐,字仕龍?,F(xiàn)任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研究員、第九屆全國政協(xié)委員、第六屆全國文聯(lián)委員、第三屆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第四屆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顧問、中國國際友好聯(lián)絡會理事、中國書畫函授大學特約教授、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顧問等,享受國家特殊津貼。著有《書法入門》、《筆伴戎馬行》,出版有《李鐸書前后出師表》、《李鐸書〈孫子兵法〉碑拓全集》、《李鐸行書千字文》、《李鐸和他的藝術》、《李鐸詩詞書法集》、《李鐸書法集》等專集和字帖。2006年12月榮獲中國書法蘭亭獎•終身成就獎。

  潑墨人生 德藝雙馨

  ——記書法大師李鐸將軍

  周文杰

  和我國當代書法大師李鐸將軍相識相交整整九年了,作為一個晚輩,能有李鐸這樣一位書藝精深、德高望重的老師,真乃此生一大幸事。這九年中,我多次陪伴李鐸夫婦省親、游覽、創(chuàng)作和參加各種活動,感受了書法家少為人知的另一面。

  “你挑張好的”

  2002年2月,我來到株洲市文聯(lián)工作,在熟悉情況時,書畫界朋友爭相向我介紹李鐸將軍。說李鐸將軍是中國書壇的大師,是株洲的驕傲。之后,我便開始收集李鐸將軍資料。得知李鐸1930年3月生于株洲醴陵新陽鄉(xiāng),現(xiàn)任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研究員,曾任全國政協(xié)委員、全國文聯(lián)委員、中國書協(xié)副主席、中國書協(xié)顧問等職。

  李鐸自幼習書,以魏隸入行,獨創(chuàng)出古拙沉雄、蒼勁挺拔、雍容大度而又舒展流暢的書法風格。其作品于平淡樸素中見俊美,于端莊凝重中顯功力,氣度非凡,雅俗共賞。他書寫的《孫子兵法》,總長220余米,高70厘米,其碑拓在軍博展出時,氣勢雄渾,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很高評價,國內外都有很大的影響。特別是近年來,李鐸不僅在書藝上刻意求新,而且在書法理論、書法教育等方面成績卓然,《李鐸書〈孫子兵法〉碑拓全集》、《李鐸論書斷語》等字帖和專著成為當今書法界經(jīng)典。

  我到株洲市文聯(lián)工作后,工作中有一項就是創(chuàng)辦文聯(lián)的機關刊物《炎帝廣場》,為此,我曾冒昧地給李鐸打過電話,請李鐸題寫刊名。當時,因單位經(jīng)費緊張,我想去北京面見李將軍的差旅費都令人發(fā)愁,當然還有另一個擔心,怕李鐸不寫,空手而回。沒想到,半個月后,我便收到將軍寄來的三張“炎帝廣場”題字。李鐸信中說:“寫了三張,你挑張好的!”

  2002年10月15日,我在株洲第一次見到了回醴陵探親的李鐸。李鐸一身戎裝,時年雖已過古稀,卻意氣風發(fā),氣宇軒昂。見面后,他親切地對我說:“文聯(lián)工作很重要,過去與家鄉(xiāng)的文聯(lián)沒有聯(lián)系,現(xiàn)在你一來,就聯(lián)系上了……”盡管這次會面是短暫的,但李鐸的身影、他的叮嚀深深刻在我的心頭。

  后來,類似這種請求多次,我創(chuàng)辦“炎帝書畫院”,李鐸將軍先后兩次題寫院名。我創(chuàng)辦“湘東劇場”,李鐸將軍又為我題寫劇場名。還有為我經(jīng)辦的湖南名人書法碑廊、炎帝書法碑廊、株洲文藝家大辭典等題名,最近一次是2010年4月,我從文聯(lián)調市社科聯(lián)工作后不久,根據(jù)工作需要決定創(chuàng)辦《株洲社會科學》雙月刊,本想去北京當面懇請李鐸將軍題寫刊名的,因我剛到新單位,工作千頭萬緒,脫不開身,只能去書信于李鐸將軍。李鐸將軍亦如九年前一樣,寫好,寄來。我捧著李將軍那俊美雄勁的“株洲社會科學”六個大字,心中那份興奮、激動,無以言表。

  陪李鐸過節(jié)

  和李鐸一起過的節(jié)日,有兩次印象最深。一次是2003年9月11日,中秋節(jié),團圓之節(jié);一次是2005年8月1日建軍節(jié),李鐸非常看重的節(jié)日。

  2003年9月9日,李鐸攜夫人李長華專程從北京回家鄉(xiāng),準備在李鐸出生的鄉(xiāng)村和醴陵一中分別設立獎學助學基金。在株洲休整的兩天里,李鐸夫婦參觀了炎帝書畫院,見了幾位朋友。11日,我們陪著李鐸夫婦回醴陵新陽鄉(xiāng)。這一天正好是農(nóng)歷中秋節(jié)。

  我們一行一到將軍老家,禮炮齊響,全家上下幾十口人都高興地圍攏過來。陣陣寒暄之后,飯菜也就上桌了。廳堂、房內共擺了七八桌。吃著家鄉(xiāng)的酸菜扣肉,品著家鄉(xiāng)的自制月餅,將軍一直笑意寫臉。是啊,對一個闊別故鄉(xiāng)50多年的游子來說,對一個走過古稀之年的老人來說,這濃濃的鄉(xiāng)情是多么令人陶醉。這一天,更有那醉人的故鄉(xiāng)明月相伴。手捧將軍發(fā)給我們的月餅,我們也醉了。

  2005年8月1日,我到北京向李鐸匯報有關“炎帝書法碑廊”的工作。在將軍那散發(fā)著墨香的辦公室,整整一下午,將軍放下了手頭所有的工作,與我長談。不知不覺,時間便過了6點,將軍夫婦請我到外面吃飯。席間,將軍深情地撫摸著軍帽說:“你是第一個陪我過建軍節(jié)的家鄉(xiāng)人,很高興,很有意義。”

  濃濃故鄉(xiāng)情

  李鐸1930年出生在新陽鄉(xiāng)易家渡村。5歲進私塾,從畫圓圈開始愛上書法。1948年,18歲的李鐸考上縣城湘東中學。1949年,中國軍政大學湖南分校開始招生,要求是高中生,可他初中還沒畢業(yè)。報名時,李鐸尋思如果說初中畢業(yè),肯定一下就完了。于是他用毛筆默不作聲地寫。這一寫,把主考官震倒了:鄉(xiāng)下還有這樣的書法人才?就這樣,李鐸被破格錄取了,也從此離開了家鄉(xiāng)。1953年李鐸到河南信陽步兵學校繼續(xù)深造,1959年調入軍博至今。

  2003年,李鐸向家鄉(xiāng)的新陽中學、新泥小學捐資30萬元后,又于2005年9月向醴陵一中捐款50萬元。向新泥小學和村里捐資、圖書共計20萬元。2006年4月,將軍夫婦又給醴陵一中捐資50萬元。

  后來,李將軍夫婦又多次回醴陵一中,捐款、捐書,還和學生們在食堂一起就餐,以此鼓勵莘莘學子。

  除直接捐資支持家鄉(xiāng)發(fā)展外,近10年來,將軍為湖南各地無償書寫的作品、題名等數(shù)百幅,價值近千萬元。

  作為中國書法最高獎蘭亭獎·終身成就獎的獲得者,李鐸藝術館的建立也成了一件備受各方關注的大事。為此,山東、廣西等多個省市都爭相登門表示愿幫將軍建立李鐸藝術館,但將軍堅持要把藝術館建在家鄉(xiāng)。將軍表示,家鄉(xiāng)建李鐸藝術館,他將把《李鐸書〈孫子兵法〉碑》(已刻好,計160塊,200米長)安置在館內,還要將他許多書法力作,如《大唐圣教序》長卷、《舞鶴賦》長卷,和自己珍藏了多年的數(shù)百方名貴硯石,以及其他千多件珍貴藏品無償捐獻,可謂情重于山。對家鄉(xiāng)的眷戀深情,還可以從李鐸的《憶瀟湘》詞中深切感知:日夢瀟湘風,夜夢瀟湘雨。更夢瀟湘一片云,載我瀟湘去。俯首看瀟湘,美景清如許。帝子乘風下翠嵐,我亦隨風與。

  小事見風范

  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是李鐸將軍夫婦最好寫照。將軍夫人李長華原是總政話劇團醫(yī)生。李鐸逢人便笑呵呵地夸老伴是“八大員”:炊事員、通信員、資料員、理發(fā)員、助理員、衛(wèi)生保健員、家政管理員、稅務員,并且是“員員干得很圓滿”。到將軍辦公室,經(jīng)??梢钥吹綄④姵灾蛉藦募抑杏帽仫埡袔サ闹酗?。將軍說,這送飯的歷史從1982年開始。20多年了,將軍一直堅持在辦公室簡單對付中餐。

  將軍夫婦非常節(jié)儉。記得第一次到北京拜見李鐸時,他堅持要請我。雖然只有將軍夫婦和我三人,但好客的將軍點了好幾個菜,看我是年輕人,又多點了一小碗米飯,共四小碗米飯。菜肯定吃不完,白米飯也剩了一小碗。結完賬后,將軍夫人吩咐服務員拿來幾個飯盒,將所有沒吃完的菜都打包,并將那一碗沒吃的白米飯和將軍沒吃完的米飯也都打包??粗鴮④姺蛉藢酌罪堃涣2皇5卮虬?,我不由心生崇敬。

  認真,是我從將軍夫婦身上學到的又一筆精神財富。每次到將軍辦公室,總有絡繹不絕求字的人們和響個不停的電話,將軍總是耐心地詢問、解釋。向家鄉(xiāng)捐書時,將軍夫婦逐門類、逐目錄反復清點,生怕漏掉一本。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2003年9月在常德參加首屆詩人節(jié)的一件事。9月17日那天,在詩人節(jié)開幕式上,有將軍的一個致辭,組委會按常規(guī)已準備了一個講稿。按理,將軍第二天只要照念就行,但將軍想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意,于是在參加完一整天的各種活動后,將軍“挑燈夜寫”,可賓館房間的燈光弱,將軍看不清。最后發(fā)現(xiàn)廁所的燈光強一些,于是,將軍便坐在馬桶上寫完講稿。第二天,當將軍夫人告訴我這事時,我連連責怪自己沒有照顧好將軍,問將軍為什么不喊我或服務員換個燈泡呢?將軍說,不給你們添麻煩了。聽后,我眼睛一下子便濕潤了。

  李鐸主要藝術成就

  李鐸自幼習書,曾遍臨顏、柳、歐、趙、二王等字帖。后學蘇、黃、米、蔡、王鐸、傅山、旁及鄭板橋、何子貞,上溯秦篆魏碑和漢隸,廣集博采,兼收并蓄,脫舊出新,獨樹一幟。他以魏隸入行,獨創(chuàng)出古拙沉雄,蒼勁挺拔,雍容大度而又舒展流暢的書法風格。其作品于平淡樸素中見俊美,于端莊凝重中顯功力,氣度不凡,雅俗共賞,深受國內外人士喜愛,在當代書法界占有一席重要地位。近十幾年來,他的墨寶多次應邀到日本、東南亞國家參展,并流傳到聯(lián)合國、歐、美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影響甚大。在國內,其作品除見諸報刊和展出外,還為許多重要博物館收藏,為許多著名勝地制匾刻石,供游人欣賞。

  1995年7月,李鐸第二次完成《孫子兵法》書寫任務,總長220余米,高70厘米,按原大一一刻制成碑。此碑拓于1995年7月4日,在軍事博館正式向觀眾展出,氣勢雄渾,效果極佳。

  尤其國內外為之矚目的是,1995年7月2日晚江澤民主席、喬石委員長,饒有興趣地觀看了展覽,對李鐸的壯舉予以很高評價和鼓勵。首都各新聞單位都作了專題報導?!吨袊囆g報》以“矚目、轟動”為題,刊登了江主席觀看展覽和李鐸當場揮毫的大幅照片。國內外影響很大。其事跡廣泛刊載于國內數(shù)十家大型辭書典籍。

  近年來,李鐸不僅在書藝上刻意求新,而且在書法理論、書法教育等方面做了許多有益的工作。曾多次以團長身份率書法代表團赴日本參加書展和書藝交流,探討書法理論和講學。他喜作古典詩詞,風格雋永豪放。他的國畫,渾樸厚重,構圖宏闊。其篆刻自漢印出,頗具新意。著有《書法入門》、《筆伴戎馬行》,出版有《李鐸書前后出師表》、《李鐸書〈孫子兵法〉碑拓全集》、《李鐸行書千字文》、《李鐸和他的藝術》、《李鐸詩詞書法集》、《李鐸書法集》等專集和字帖。

  2006年12月榮獲中國書法蘭亭獎•終身成就獎。

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