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您現(xiàn)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網(wǎng)>文學閱讀>訪談

大地筆記之大寒之大地守望者:訪談錄

來源:喬洪濤   時間 : 2014-08-22

 

分享到:

  大寒

  大寒——

  大寒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最后一個節(jié)氣。每年1月20日前后太陽到達黃經(jīng)300°時為大寒?!对铝钇呤蚣狻罚?ldquo;十二月中,解見前(小寒)。”《授時通考•天時》引《三禮義宗》:“大寒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謂之大……寒氣之逆極,故謂大寒。”

  大地的守望者

  ——大地沉思錄之訪談

  訪談人:老四 詩人、作家、《齊魯周刊》記者

  受訪者:喬洪濤 作家、農(nóng)民、《大地筆記》作者

  老四:春、夏、秋、冬,二十四節(jié)氣,一本書,十幾萬字的文字,我讀出了“一塊菜園的二十四節(jié)氣歌”,你終于向自己的過去和未來做了一個小小的總結(jié),一個自稱詩人的小說家的情感歸宿。為何要寫這樣的一本書?它的意義在哪里?是對自己過去的總結(jié),還是對于現(xiàn)實的一種對抗?

  喬洪濤:我越來越覺得,一本書或者一塊地的命運,總是冥冥中和人有某些神秘機緣的。2011年,年過三十歲的我,在習慣了十幾年枯燥辦公室工作和寫作了十幾年之后,因為一個突然的想法和巧合的機緣,我和幾個朋友得以在城郊瓦河邊租種了一片土地,得到土地的那天,我有了好久沒有的幸福感和回歸感。我站在地邊上,放眼望去,仿佛看到了一片綠油油屬于我的莊稼,我激動地在田塍上用腳步量來量去,甚至拙笨地畫了一張平面栽種圖,來滿足我的一塊田園的美好烏托邦設(shè)計。

  那時候,還沒有寫這本書的想法。寫書的想法是在種地的過程中一點一點的產(chǎn)生的。2001年至2012年,那塊地我堅持種了兩年,兩年之后,突然來了一群拿著尺子、戴著頭盔量地的人。很快,那塊地被城市擴張征用,現(xiàn)在變成了一個五星級大酒店的地基。那一段時間,我一邊艱難地勞作,一邊在重讀梭羅的《瓦爾登湖》和葦岸的《大地上的事情》,站在土地上,看著前輩的足跡,我有了寫寫這塊地的沖動,當我提筆寫下“立春”這兩個字的時候,我的靈感和情緒被激活了……其實,那時候,還僅僅是抱著一種筆記記錄的心態(tài),所以,2012結(jié)束了種地之后,我才寫完了春季。之后,擱筆一直到2014年春天。2014年,我的小說寫作遇到了新瓶頸,我處在寫作的痛苦和生命的困惑之中,不能自拔。常常一個人在田地里發(fā)呆。我回想起這些年來的閱讀,想起那些小說之余我零零散散寫過的幾十萬字的散文,受到《人民文學》“非虛構(gòu)”寫作和新散文“在場”主義的啟發(fā),我突然覺得我的散文觀應(yīng)該發(fā)生巨大的改變——我厭倦了那些無病呻吟的濫抒情、千篇一律的游記說明和一段故事加哲思的所謂“美文”,突然感覺,文字、語言甚至情感對于散文都不重要,散文最重要的應(yīng)該是作家的生命和寫作態(tài)度,是一種作家精神和情懷的展現(xiàn)。這讓我的頭腦思路瞬間清晰起來,一本屬于中國的《瓦爾登湖》的樣子在我的腦海慢慢浮現(xiàn),我要以身體力行的靈肉體驗,貼近大地,以“在場”的姿態(tài),寫一部大地之書,這本書的意義不在于它的內(nèi)容,而在于它的象征意義和作家的生命觀的呈現(xiàn)。

  這個想法讓我激動,這是通過向大地致敬、向經(jīng)典致敬,完成我對自己以往散文寫作以及當前“泛散文”寫作的反叛和批評,實現(xiàn)我自己散文寫作的涅槃蛻變和自我拯救,這是我第一次如此自覺、如此雄心勃勃地進行散文寫作,我想這將是我散文寫作的總結(jié)和新起點,也是我文學觀甚至生命觀的里程碑式的轉(zhuǎn)折點,我也期待,它會帶來我小說觀念的改變,打破寫作和生活的瓶頸,進入一個新的未來。

  正如您所說,這是一個詩人小說家和散文家的情感歸宿,是對過去的小結(jié)和對未來的開啟,這本書對我個人的意義甚大,當然,我也希望,這本書對其他人也會產(chǎn)生意義。

  老四:劉亮程《一個人的村莊》之后,這幾年,梁鴻的《中國在梁莊》、熊培云的《一個村莊里的中國》等等,仿佛是對過去生活經(jīng)驗和現(xiàn)實中國的一種總結(jié)。你的總結(jié)和他們有何不同?

  喬洪濤:任何一個人的經(jīng)驗都是不同,任何一個人的書寫也都是不完全相同的。二十世紀末,劉亮程扛著一把鐵锨這里挖挖、那里戳戳,把《一個人的村莊》奉獻給我們的時候,讓我們大吃一驚:散文原來還可以這樣寫!那種散文的思維和寫法,是劉亮程獨家所有的,震撼了散文界。到梁鴻、熊培云,包括喬葉的《蓋樓記》《拆樓記》和李娟的《夏牧場》《冬牧場》,被冠以“非虛構(gòu)”的寫作,作家以在場的身份,深入生活、體驗生活、描摹生活,其實這不就是“報告文學”嗎?但我們讀來為什么和報告文學不是一個味兒呢?我覺得主要是作家身份介入的方式不同,以往的報告文學,總是在傳遞正能量的前提下變成了歌功頌德的文體,每一字一句都是端著的,而“非虛構(gòu)”是放下身段,用一個“知識分子”的“人”的標準去寫作,這標準不是道德標準、不是政治標準,所以這樣的散文就帶來了真正的震撼感。他們用這種態(tài)度、這種筆法去總結(jié)現(xiàn)實中國和生活經(jīng)驗。

  《大地筆記》與他們還有不同。大地筆記不是總結(jié),也不是啟發(fā),它的姿態(tài)是與地面平行的,忠實于記錄,它側(cè)重的不是文字表現(xiàn)的是什么,更看重的是作家的生命狀態(tài)和思想狀態(tài),以及精神狀態(tài)。它要表現(xiàn)的是現(xiàn)代文明下人與土地的緊張關(guān)系,是對一種生活方式的懷念和追憶。

  這本書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但更多的它屬于一個人的生活記憶,是私家筆記。而且,總體看來,它的結(jié)構(gòu)和體例也有很豐富的變化,春部是描寫記錄,夏部是詞條解說,秋部是回憶渲情,冬部是沉思自省。

  老四:這是一個80后的鄉(xiāng)土經(jīng)驗,土地對于我們來說,既是那么遙遠,又無比親近,這是揮之不去的身份烙印。土地之于你意味著什么?你是如何超脫于前輩,又向前輩妥協(xié)的?那些已經(jīng)逝去的鄉(xiāng)土經(jīng)驗,如何在你的現(xiàn)實生活或文字世界里死而復(fù)活?

  喬洪濤:一個出生于鄉(xiāng)村的80后,經(jīng)過個人努力,被時代裹挾,來到了城市,告別了土地。我們80后這一代大概可以稱得上是過渡的一代或者斷裂的一代,我們吃土地的奶長大,又背叛土地,逃離土地,最后再思念土地、回歸土地。我們上一代,他們一輩子屬于土地;我們下一代,他們一輩子屬于城市。在這個夾縫中,時代的變遷施加于個人的敏感,必將產(chǎn)生這個類別的記錄者和書寫者。我是,你也是。我以散文和小說為工具,你以詩歌為工具,本質(zhì)是一樣的。

  土地之于我,意味復(fù)雜,難以說清。在我所有的文字中,幾乎都有這樣的情結(jié)表達。我們的前輩和我們的區(qū)別在于,他們一心種菜種田,他們看重的是秋天的收獲;我們一邊種菜,一邊左顧右盼,寫作表達,我們看重的是春天播種夏天陪侍,秋天的收獲我們并不在意。因為,收獲換來的效益是父輩的目的;我們的目的并不是物質(zhì)的收獲。這算不算是一種超越?

  至于那些逝去的鄉(xiāng)村經(jīng)驗,許多我都親自參加過,比如割麥、曬麥、澆園、賣菜……它們成為我記憶中的深刻而美好的部分,一旦我再一次接觸土地,它們便全都復(fù)活起來,應(yīng)用起來,我只是忠實記錄下來,就可以成為鮮活美好的文字。

  老四:過去—現(xiàn)實的交錯,即過去的鄉(xiāng)土記憶和當下的南坡生活的回環(huán)交錯,顯示出你無時無刻不在試圖重現(xiàn)記憶中的情景,而又對一些散亂的故事抱有懷念的敵意。要表達什么?或者說為什么要用過去的矛來擊打現(xiàn)實的盾?

  喬洪濤:面對一塊現(xiàn)實的土地,你無法不喚起舊時的鄉(xiāng)村經(jīng)驗。具體說來,是面對魯南茶棚村屬于我的土地,不得不回憶起少年時魯西南喬辛村的鄉(xiāng)土記憶?!洞蟮毓P記》春部我完全忠實于當下土地的描摹,從夏部到秋部,我改變了寫法,不再僅僅言說當下,我把過去的土地記憶和之前狀態(tài)下所寫的鄉(xiāng)土敘事加進來,使二者形成互文對比,正如您說的,既無時無刻不在試圖重現(xiàn)又懷抱有深深敵意,正是這種矛盾,帶給我困惑、思考、掙扎和突破,這也正是我人格的分裂和精神的迷惘處,也正是這本書得以產(chǎn)生的原因。

  老四:南坡——構(gòu)成了當下社會的一個烏托邦,或桃花源,讓人向往,這是你一個人的烏托邦,我也想進去,經(jīng)營自己的過去和未來,可惜我所生活的世界見不到田園——走十里地才能到城鄉(xiāng)結(jié)合部,而那里遍布工廠和塵埃,再走不知多久才能遇見農(nóng)田,而那些農(nóng)田又是那么脆弱,麥苗上附著著化工廠排出來的顆粒——我們是最后一代腳踏兩條船的人,一腳在鄉(xiāng)村,一腳在城市,回不去鄉(xiāng)村,進不了城市。如何理解這種雙重身份?刻意向城市的核心扎堆,和向土地回歸,兩者有著怎樣的聯(lián)系?你是如何“扎堆”,又如何“回歸”的?

  喬洪濤:我們這代人的身份復(fù)雜,在上面我已經(jīng)說過。這不是我們個體的問題,是一個群體的掙扎。這種掙扎必然伴隨我們的生命存在,直到終結(jié)。我們這代人書寫者特別多的原因也在這里,他們對身份的不認同感、雙向的掙扎感,產(chǎn)生了焦慮,這種焦慮襲擊者他們的心靈,讓他們急于表達。

  我和你的“扎堆”和“回歸”是一樣的。當然,你比我“扎堆”的更深入,直抵省城;我比你“回歸”的明顯,我擁有了一塊你家鄉(xiāng)的“土地”。

  老四:每個作家心里都住著一個陶淵明——如何理解作家和土地的關(guān)系?是文字的過分依戀,還是內(nèi)心情感的肆意表達?

  喬洪濤:陶淵明為我們描寫了一個“世外桃源”,他自己本身以自己的言行也成為中國心靈中的一方“世外桃源”。我們心中都有他的影子,都有“東籬”,都有“采菊”,也都有“南山”。你我讀大學時都讀的中文系,中毒尤深,所以說,我們兩個算是一個極致典型——受陶淵明們蠱惑選擇了學中文,學了中文又進一步堅定了陶淵明的“世外桃源”。

  作家與土地,一個永遠說不清的話題。

  老四:菜園是一個世界,我父親種了一輩子菜,我的童年、少年就是在菜園里度過的。我了解菜園里的幾乎所有故事,而今,我已有一年未去菜園,或者早已生疏。種菜,收獲多少?你的餐桌有何改變?

  喬洪濤:我父母也種過多年的菜園,這兩年種菜,收獲的并不多。收獲一點黃瓜、茄子、辣椒,不是被蟲子咬了,就是歪瓜裂棗,老了壞了。多的時候,也收回來分給左鄰右舍來吃,大家都驚喜地說是“綠色食品”,“有機蔬菜”。這可見,非綠色食品和無機蔬菜霸道和擴張的程度。我家的餐桌在那兩年里有一點點的改變,但我也是一個隨遇而安的懶人,原則性并不強,吃自己種的菜會有一種幸福感,吃超市里買回來的菜也會有一種幸福感。土雞也吃,肉食雞也吃;螞蚱也吃得,喂養(yǎng)的肥魚也吃得。

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 | 版權(quán)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