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課您現(xiàn)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網(wǎng)>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毛澤東文學院>文學課

邱華棟:時代與生活是作家寫作的原動力

來源:邱華棟   時間 : 2016-03-22

 

分享到:

 

  邱華棟1969年出生,卻已有17年的寫作歷程,具有相當?shù)膭?chuàng)作實力,被稱為“年輕的老作家”。在世紀末文學界進行的一次評選中,邱華棟被列為當代優(yōu)秀小說家50強。當他來到文學館演講,一開場,他就說,我目前是《中華工商時報》的編輯,寫作是我的業(yè)余生活,大學畢業(yè)已經(jīng)十年了,而寫小說是從我16歲開始的,也一直關注當代小說的發(fā)展。二十年來,特別是近七八年來,我對當代小說的發(fā)展脈絡進行了梳理,盡管我的觀點還不成熟,愿與大家進行互動式的交流。

  “傷痕文學”開創(chuàng)了當代小說

  文學史家公認,當代小說是從1977年劉心武所發(fā)表的小說《班主任》開始的。教師出身的作家劉心武,寫了班上的兩個孩子受四人幫毒害變壞的故事,發(fā)出了救救孩子心靈的呼喚,提出了對人們心靈,特別是孩子心靈所受創(chuàng)傷的反思。從那時起當代小說像宇宙大爆炸一樣開始了它的擴展,其寫作的動力是由于作家自身產(chǎn)生的,也是文革動亂以后時代的要求。

  在這段時間發(fā)表作品的有兩部分作家:一部分稱為“歸來派”作家,如王蒙、從維熙,鄧友梅、張賢亮、劉紹棠等。他們是從1957年打成右派起,十幾、幾十年遭受種種迫害的作家;一部分是知青作家,如葉辛、梁曉聲等,反映知青上山下鄉(xiāng)的那個時代,社會和他們自身的狀況和感受。一直到1985年,這兩部分人是當時小說創(chuàng)作的主力。這個時期的作品,文學界歸納稱之為“傷痕文學”、“反思文學”。這批作家有巨大的政治背景,有那個時代強加給他們的各種遭遇。他們要講這種遭遇的痛苦和種種感受。時代也要求作家對社會所經(jīng)歷過的歲月和種種劫難進行清理。

  我覺得作家有三種類型:觀察型、體驗型和想象型。法國的莫泊桑是一位善于觀察的小說家,10年間他寫了60部長篇,300部短篇。而像作家從維熙就是體驗型的,他在勞改營里呆了20多年,遭受種種迫害,身邊死過好多人,他有著親身的感受。而像年輕作家蘇童,他所寫的《妻妾成群》、《我的帝王生涯》全是憑豐富而奇特的想象創(chuàng)作的。

  無論是“歸來派”作家,還是知青作家,他們的作品都反映著那個時代給作者精神上的壓抑,這種壓抑也給了社會上許多人。艾青文革后在眾多聽眾面前,朗頌他的詩作,第一句“我要平反”一出口現(xiàn)場頓時一片掌聲,長達10分鐘之久,這就是作家為時代發(fā)言,反映時代的傷痛。此時的文學盡管在寫作技法上比較陳舊,但很質樸,真實感強,使我心靈為之震動。

  尋找民族文化的根

  1984年城市改革全面起動,社會上出現(xiàn)了改革文學,蔣子龍的《喬廠長上任記》、柯云路的《新星》等,這些都是作家觸到了時代的脈博和社會的呼聲,作品反映了這一時期的主潮。應該指出的是,柯云路后來失去了作家應有的良知,寫了《大氣功師》這樣給社會造成危害的作品。

  梁曉聲的《雪城》、《一個紅衛(wèi)兵的自白》等產(chǎn)生了廣泛的影響。后來他在一篇文章中說知青到農(nóng)場開墾,破壞了北大荒的自然濕地環(huán)境。這種雙重的否定使我感受文學有時是很殘酷的。這幾年他也意識到這個問題了。處在轉軌時期的社會帶給每個人巨大的變化,每位作家也都留下了自己的痕跡。

  1985年一些年輕的作家如韓少功、李銳、李杭育、鄭萬隆等,認為有許多作品雖然對中國社會進行了種種反思,卻沒有挖出產(chǎn)生問題的民族文化的根部。他們要求在民族文化內(nèi)部進行改革。韓少功寫了論文《尋找文學的根》等。

  1982年哥倫比亞作家馬爾克斯,以具有民族文化傳統(tǒng)的小說,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在國際文壇產(chǎn)生很大反響。我國很多作家認為,像這樣一個處于動亂的第三世界國家的作品也可以被世界認可,獲獎,我們?yōu)槭裁床恍?!當時類似的作品大量被翻譯成中文,引入我國。這些作品無論從題材,還是技巧上,使我們開闊了眼界。隨后,我們也出現(xiàn)了先鋒派作家,如莫言、馬原等,他們的作品把中國的當代文學向前推進了一步。這個時期賈平凹寫了商周系列作品,出版了《浮燥》,在挖中國文化的根。文學領域出現(xiàn)了地域文化派,反映地域面貌及文化風情。這里值得提出的是馬原,他作為先鋒派作家,寫了《閱讀大師》等。相當一批作家不再把自己當成時代的代言人,而當作時代的文學藝術家。

  蒙太奇與先鋒派文學

  當今世界文學豐富多彩,已發(fā)展到后現(xiàn)代時代,外國小說運用了蒙太奇即意識流的手法。我們當應借鑒世界文學題材的選取及各種表達技法。作家莫言、馬原在這方面比較領先。

  莫言受??思{影響較大,他寫了《透明的胡籮卜》,全憑自己想象。他這樣描寫過:“頭發(fā)落地轟然一聲巨響。”這是他個人心靈的感受。我們也許覺得不可思議。莫言不久前出版了《檀香刑》,寫的是山東義和團的教民事件。寫被凌遲處死的人,行刑時的血淋淋的凄慘,肉體被一刀刀割去,心還在胸腔里跳等,看了使人出冷汗。這部小說很快成了杰作。莫言早期模仿馬爾克斯和福克納的作品,現(xiàn)在他的小說又運用了敘事的傳統(tǒng)筆法,好似又倒退了。其實他文學改革、文學試驗的精神一點也沒倒退。對過去殘酷的揭露,對時代的反思他沒有倒退。莫言的小說,從1985年到現(xiàn)在一直是上升的勢頭。

  1987、1988年在文學方面出現(xiàn)激進的聲音。社會現(xiàn)實與中國的改革,使一部分人把作家當成時代的代言人。馬原等一批作家搞文學革命,出現(xiàn)了新寫實派,方方、池莉、劉恒等10多位作家關注中國社會發(fā)展的現(xiàn)實,寫出了許多有時代氣息的作品,如池莉的《煩惱人生》,寫了武漢市民的生活,那種社會生活的繁雜,情感的火爆等。劉震云的《一地雞毛》寫了一個叫小林的公務員如何適應融入社會。

  王朔、賈平凹把市場做大了

  王朔的《編輯部的故事》以調侃、嬉皮笑臉、冷嘲熱諷來表現(xiàn)現(xiàn)實生活,開創(chuàng)了一種文學新模式。他的作品在一年中有四部被拍成電影。市場經(jīng)濟的確立和發(fā)展使中國進入了商品社會,20世紀90年代,中國文學也逐步商品化了,小說成為商品。書商這一行當?shù)尼绕鸺涌炝藭唐坊M程。當時,38歲的王朔出了四卷本的《王朔文集》。此后,有50多位作家也都出了個人文集。賈平凹的《廢都》用頹廢的筆法,夾雜著一點黃色的東西,書商們很感興趣,經(jīng)濟上取得了不少“成果”。

  王朔、賈平凹,把小說的大眾市場做大了。1993—1994年出現(xiàn)的“新生代”作家,對社會關注,對各個階層、群體的生活關注,出版了一些新的作品,如湖南的作家何頓寫了幾部反映社會市井生活的小說。小說主人有搞裝修的,小經(jīng)理,三陪小姐等 ,運用長沙方言,夾雜著黑話和流氓語。社會的變化,新階層的出現(xiàn),社會種種現(xiàn)象等,新生代作家感受到了這些東西,抓住了這些東西。這批作家還有很多,如韓冬、朱文、石康,也包括我邱華棟,等等。

  小說商品化,文化多元化

  隨著網(wǎng)絡業(yè)的起步和發(fā)展,也出現(xiàn)了網(wǎng)絡作家,但不久就冷了,網(wǎng)絡作家退潮了。小說界也出現(xiàn)了“新體驗”,“新都市”,“文化關懷”等類型作家,這也是對社會現(xiàn)象的一種解釋。有些作家如張承志、王小波,他們有豐富的經(jīng)歷,寫作題材也很廣泛,很難給他們歸類。文學發(fā)展到現(xiàn)在,作家都難以歸類,不管評論界給作家貼什么標簽,作家都有自身特性,更個體化了,是個體創(chuàng)作者,這才還作家一個本來面貌。

  我本人過去多寫城市市民生活,現(xiàn)在也改寫舊時題材小說。我正在寫一位英國人清末在太平天國隊伍里的經(jīng)歷,寫一個法國人文革時入中國監(jiān)獄,坐了17年牢的事。

  20世紀90年代中國小說的文化取向多元化,不管你是哪一派,各有各的主體,寫作題材各異,有寫網(wǎng)絡的,寫色情的,寫科幻的,寫法律的,寫恐怖的。作家群體劃分為青年小說家,大眾化小說家,暢銷書作家等,如海巖就是中國暢銷書小說家。還有表現(xiàn)女性的作家如張潔,另外還有用身體寫作的。

  目前不少作家在寫電視劇,他們收入可觀,寫一集1萬元,快手1個月可寫20集。我認為世界文學的主流,先是歐洲,后轉到北美,從20世紀60年代,又轉到拉丁美洲,到八、九十年代轉到了亞洲。當代中國的迅速崛起,是近代中國以來出現(xiàn)的盛世,社會變化很大也很快,這對作家是具有挑戰(zhàn)性的。同時,這個時代也給了作家很好的機會去施展自己的才華。北京正向著國際化大都市邁進,隨著各項建設的大發(fā)展,一定會有更優(yōu)秀的作品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

  邱華棟最后還回答了聽眾提出的有關石康、高行健、英兒、蘇童、金庸、王朔、王小波、張愛玲多位作家的問題等,并對有關中國中產(chǎn)階級的形成、狀況及發(fā)展前景,發(fā)表了個人看法。這種互動式的交流,豐富了講座的內(nèi)容,增強了講座的知識性、學術性、趣味性。

 

  【邱華棟簡介】:

  邱華棟,1969年生于新疆,祖籍河南西峽。1988年高中畢業(yè),被免試破格錄取入武漢大學中文系,1992年畢業(yè)后分配到北京市工作,任職于中華工商時報社多年。現(xiàn)為《人民文學》雜志副主編。主要著作有長篇小說《夏天的禁忌》、《夜晚的諾言》、《白晝的躁動》、《正午的供詞》、《花兒花》、《戴安娜的獵戶星》等6部;中短篇小說100多篇,散文、評論、詩歌一千多篇,結集為小說集《黑暗河流上的閃光》、《哭泣游戲》、《都市新人類》、《午夜狂歡》等;散文隨筆集《絕色喀納斯》、《私人筆記本》、《城市午夜的游走》、文學文化評論集《和大師一起生活》、《挑燈看劍》、《世界電影大師108將》;詩集《花朵與巖石》、《從火到水》等各種版本50余種,400余萬字。

  在國外出版有法文和英文譯本數(shù)種,還有作品被譯成英、德、日、韓等多種文字發(fā)表。一些作品被改編成話劇,并被拍攝成影視作品。曾獲得了老舍文學獎長篇小說提名獎、《上海文學》小說獎、《山花》小說獎等十幾項獎。中直機關青聯(lián)委員、北京作家協(xié)會理事。

 

  相關鏈接:

  http://www.chinawriter.com.cn/fwzj/writer/23.shtml

  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4/2014-04-23/201208.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b45a5c90102xuj6.html

  http://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3_12/15/32134525_0.shtml

  http://www.cbfqduy.com.cn/Info.aspx?ModelId=1&Id=20391

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