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兒童文學學會您現(xiàn)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網(wǎng)>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文學學會>省兒童文學學會

湯素蘭:石橋

來源:   時間 : 2017-12-25

 

分享到:

  我的故鄉(xiāng)在崇山峻嶺之間。說“地無三尺平”雖然有些夸張,但平坦寬解闊處確實很少。田地都掛在山坡下,屋宇都建在山坡旁。連接屋宇和梯田的,是蜿蜒曲折的小路,大多數(shù)地方僅可一人通過。

  在外人看來,這兒可能是窮山惡水,但生活在這兒的人卻決不這樣認為。比如我的父親,他就認為我們這兒是世界最好的地方??諝馇逍?,四季宜人,還旱澇保收。

  仔細想想,父親的話確實有道理。比如我們從電視里經(jīng)??吹侥硞€地方大旱,莊稼顆粒無收;某個地方又連降暴雨,山洪暴發(fā),引發(fā)泥石流。我的老家卻從來沒有聽說過旱情告急,或者洪澇成災。

  去年到紫鵲界參觀。紫鵲界因為梯田而聞名,是國家級自然和文化雙遺產(chǎn)。紫鵲界的梯田是人類和自然和諧相處的典范。這兒的山有多高,梯田就有多高。這兒的梯田沒有水塘貯水,沒有水渠灌溉,卻能做到大旱無憂,其奧秘在于“山頂戴帽子,山腰系帶子,山下穿裙子”——意思是山頂森林覆蓋,植被豐富;山腰開墾成梯田,層層疊疊,似巧手描繪的錦繡圖畫;山腳大片稻田,翠滴田疇,綠漫溪渡。而這兒的土質(zhì),是巖石風化后的沙壤土,很松軟,透水性和保水性都很好。山頂植被涵養(yǎng)的水份透過松軟的沙壤土,像細小的血管慢慢將水滲進梯田里,從而使梯田里的水稻不干旱。

  從紫鵲界回來,再看看我老家的田地,發(fā)現(xiàn)它和紫鵲界其實是一樣的形貌,只是那兒梯田規(guī)模大,有八萬余畝,而我的老家只是一個小村莊,梯田稀稀落落,不成氣候。

  有山必有谷,有谷必有溪流。凡有溪流的地方,人若要經(jīng)過,就得架橋。

  村里的溪都很小,窄的一兩米,寬的也不過四五米。架在溪上的橋,大多數(shù)是石板橋。人們在溪流兩岸用麻石砌出橋墩,再將平整的兩塊長條麻石橫架到溪流上,一條橋就修成了。

  當然也有兩座拱橋,架在大河上。大河其實并不大,但兩岸的峽谷幽深。在上游沒有修水庫的時候,據(jù)說船可以溯行到高橋——高橋是一座石拱橋,我們村子的下方,距村子大約一里地的樣子。

  另一座石拱橋叫車靈橋——我不知道“車靈”這兩個字寫得對不對,我完全是根據(jù)它的讀音來寫的。距車靈橋的橋頭不遠處有一棵大楓樹,大楓樹下有一個村子,那個村子的名字不叫“楓樹灣”,卻叫“桑樹灣”,我也不知道是什么道理。

  橋臥在溪流上,連通東西南北。人們匆匆走過橋去,又匆匆走過橋來。在行色匆匆中,父老鄉(xiāng)親們從不忽略橋的存在,相反,他們對橋充滿感恩。

  誰家盼得了男孩,希望男孩健康結實,長命百歲的,會提了雞魚肉,拿了紙錢,把孩子抱到橋頭,讓孩子給橋叩頭,拜橋做干爹,孩子也取名為橋生,或者石橋。

  逢年過節(jié),橋頭必定有人供奉的果品,或者幾個壽桃,或者幾只橘子,偶爾也有糖果和餅干。在供果的旁邊,有三根線香,一根紅燭。線香還在裊裊冒著白煙,而紅燭已經(jīng)燃過,但燭淚還滴在竹柄上,有幾分微溫。

  人們覺得橋一年年默默承載著人們的腳步,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情,所以,在辭舊迎新的時候,也來給橋拜個年,表示感謝。

  那些叫橋生或者石橋的孩子,一輩子都記得自己有個寄父,它是那樣結實強大,而又總是沉默不語。

  (本文摘自“湯素蘭童心書坊”《奶奶星》)

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