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吳振塵 湖南省兒童文學(xué)學(xué)會 時間 : 2019-01-10
分享到:
意境是我國古代文藝美學(xué)形成的最高標準,屬于李利芳老師說的“東方美學(xué)標準”。意境理論至今在兒詩的欣賞與創(chuàng)作中,仍應(yīng)起到同樣的作用。認識不到這一點,過于兒化,以童趣、童心為唯一目標,是當下多數(shù)兒詩的現(xiàn)狀。
意境說是以老莊美學(xué)為基礎(chǔ),“超越具體的有限物象、事件、場景,進入無限的世間和空間,即所謂‘胸羅宇宙,思接千古’,從而對整個人生、歷史、宇宙獲得一種哲理性的感受和領(lǐng)悟。”(葉朗《說意境》)
具有意境典型的詩歌作品有陳子昂《登幽州臺歌》?,F(xiàn)在的兒詩很少明顯具有縱合歷史(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俯仰宇宙(念天地之悠悠)、深沉感慨(獨愴然而涕下)的令人無限思考的作品。兒童敘事詩很多僅是敘事,缺乏意味,在意境的表達上情景融合有時不夠。短篇的兒詩數(shù)量多,不乏名作。許多批評家批評兒詩,談意境的極少。是意境標準不適應(yīng)對當下兒詩的批評?還是當下兒詩寫作沒有體現(xiàn)出意境?
意境理論如果做些細化的理解,就容易運用了。在我的理解里,兒詩的意境標準在于有無結(jié)合、虛實統(tǒng)一、情景事相融之中,表達對宇宙自然、歷史生活、人生思想的哲理感悟。
小小的船
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兒兩頭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1955年5月9日)
葉圣陶的兒詩《小小的船》描寫了宇宙自然,表現(xiàn)了想象的生活,通過人與月亮、天空的接近,表現(xiàn)了人與自然宇宙和諧、詩意地棲息的生態(tài)哲理。
雀媽媽
一個小孩兒
捉到一只小雀兒
小孩的媽媽微笑著
看著小孩玩小雀
雀媽媽飛過來
站在屋檐上
雀媽媽,不飛也不叫
靜靜地看著
金子美鈴的兒詩《雀媽媽》從意境的標準看,是很好的詩。這首詩里有宇宙自然(人和雀),歷史生活(小孩捉雀、玩雀,小孩的媽媽和雀媽媽看著),有人生感悟(兩種母愛:溺愛的“微笑”、關(guān)愛的“靜靜地看著”)。在有限的畫面里,傳達出無限的思考。
水葡萄
嘀嗒
嘀嗒
下雨了
天上
落下
一串串
水葡萄
(2003年3月)
2003年,金華市龍川學(xué)校小學(xué)部一年級的呂嘉俊寫下了兒詩《水葡萄》,表現(xiàn)了對生活獨特的觀察、對宇宙自然美的體會,以及個人自然透露出來的生命喜悅的互見。
意境理論中的宇宙自然、歷史生活、人生思想這三者能具備更好,一般的詩可能只寫其中一個方面。就是一個方面,也還有高下的層次之分。如生活觀察、表達的慣常與獨到、巧妙之分,如對宇宙自然的不能正視或忽略(動植物都屬于自然)。至于人生思想,層次更多,如宗白華說的功利、倫理、政治、學(xué)術(shù)、宗教、藝術(shù)等六境界;馮友蘭說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等四等級。人生境界與兒詩等思想層次是否存在對等關(guān)系,倫理道德境界是否低于政治等(康德贊嘆和敬畏星空和道德),都還需要進一步討論。
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 | 版權(quán)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