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散文學會您現(xiàn)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網>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文學學會>省散文學會

陸春祥:藥

來源:湖南散文   時間 : 2019-09-25

 

分享到:

  一

  天還沒有大亮,丁字街口,已經鬼影似地徘徊著好多人。“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一個黑衣人突然就站在了華老栓面前,他攤著一只大手,另一只手撮著一個鮮紅的饅頭,紅的還一點一點往下滴。

  魯迅強抑著滿腔的悲憤卻又無奈地描述著:華老栓拿著用燈籠紙罩裹著的血饅頭,像抱著一個十世單傳的嬰兒;而華小栓拿著黑東西,似乎拿著自己的性命一般,心里說不出的奇怪。

  黑衣人康大叔,劊子手,他不僅殺人,還用死者的血賺錢。華老栓夫婦堅信,人血可以醫(yī)治癆病,吃下去病便好了!兒子小栓已經病得很重。今天凌晨,夏四奶奶的兒子,夏瑜,就在這里被處決。

  這一天,1907年7月15日凌晨,紹興古軒亭口,三十二歲的鑒湖女俠就義。

  二

  鑒湖女俠秋瑾,完全可以不死,但此前發(fā)生的一系列革命失敗事件,反而讓她下了赴死的決心,用死來喚醒沉睡的民眾。

  1907年7月6日,紹興大通師范學堂督辦秋瑾,以光復軍協(xié)領的名義,命令浙江的光復軍在這一天共同起義。然而,天不遂人愿,安徽的徐錫麟起義失敗,浙江各地的金華、武義、蘭溪、湯溪、浦江、永康,起義均告失敗。各地的消息以及叛徒的交待還有告密,全都指向大通學堂及其主持人秋瑾。

  7月11日,清政府從杭州派出三百多新軍,趕往紹興搜查大通學堂及逮捕秋瑾。其實,第二天秋瑾就得到了消息,她完全有足夠的時間撤退,但她沒有離開,而是從容布置,轉移槍支彈藥,轉移各類文件,命令學生們各自分散隱蔽。7月13日下午四點多,杭州派來的新軍,在管帶徐方詔、紹興知府、山陰知縣、會稽知縣等帶領下,一起將大通學堂嚴實包圍。

  夏日的傍晚,悶熱無風,民眾驚異而木訥的眼光里,荷槍實彈的清軍,如臨大敵般,將穿著白襯衫雙手被綁著的秋瑾,緊緊押著,秋瑾卻沒有一絲驚慌。清兵槍上的刺刀,在夕陽下反射出慘白的光,讓人頓生寒意。

  三

  如果“安分”一點,衣食無憂,富太太闊太太的好日子,應該是秋瑾的日常。

  湖南株洲,石峰區(qū)清水塘街道的大沖村中,山樹掩映,我見到了聳立著的秋瑾,高挑凜然,對襟布衫,左手捏著書卷,右手食指伸點著前方,她抬眼四望,她心有所思。

  秋家有女初長成,從小,秋瑾心里就有一顆報國的種子。年幼時,洋人差不多已經將中國的大地踩踏得千瘡百孔,小秋瑾曾對母親表現(xiàn)出這樣的擔憂:紅毛人這樣厲害,這樣下去,中國人要成為他們的奴隸了!

  年少時,秋瑾就開始學武術,練槍棒,拳術,劍技,棍術,她還學會了騎馬馳騁。果敢爽利,豪邁仗義,豪放不羈,這些都成了鑄就鑒湖女俠的重要因子。

  我走進秋瑾故居,在槐庭前佇立。

  1896年,秋瑾和王子芳在此完婚,這是湘潭富翁王黼臣送給小兒子結婚的華麗婚房——大沖別墅。別墅內滿庭芬芳,樹木成蔭,庭中大槐樹特別讓人踏實,秋瑾就將此別墅取名為槐庭。槐花開,舉子忙,這里應該是讀書修身的好地方,槐樹是中國古老的樹種,大江南北均廣泛生長,它還象征著,旺盛勃發(fā)的生命力。

  可以想象的場景是,槐樹下,秋瑾在此讀書寫詩徘徊,心在槐庭,心憂天下。

  看她在槐庭抒發(fā)的《杞人憂》:

  幽燕烽火幾時收,聞道中洋戰(zhàn)未休。漆室空懷憂國恨,難將巾幗易兜鍪。

  洋人大肆進逼,中國滿目瘡痍,難以報國,無限憂慮。

  槐樹自古以來就是治病的良藥,比如,果實槐角,味苦,性微寒,有涼血、止血功效;比如,槐籽,能明目黑發(fā)、補腦益壽;比如,槐葉,煎湯,治小兒驚癇、壯熱、疥癬及疔腫等。而在秋瑾眼里,中國,這個巨人,通身都是病,且已病入膏肓,既需如槐樹藥般的調理,更需多劑猛藥,脫胎換骨,重新做人。

  四

  總起來說,秋瑾和王子芳的婚煙,乏善可陳。

  王家雖然富足,卻和一心追求自由、心向天下的秋瑾格格不入?!恶R關條約》的簽訂,“公車上書”,戊戌變法的失敗,《湘學新報》等進步報刊的閱讀,陳天華的《謹告湖南人書》,八國聯(lián)軍進京,《辛丑條約》的巨額賠款,隨王子芳戶部任職兩次進京居住,外界不斷傳來的消息,所有的一切,都使得秋瑾內心,越來越不平靜,她內心的革命種子開始成長,但也為自己空有報國之心卻無力施展而深感苦惱。

  在好友吳芝瑛的影響下,秋瑾比較明確地找到了方向,她不愿意過飽食終日、碌碌無為的日子,“人生處世,當匡濟艱危,以吐抱負,寧能米鹽瑣屑終其身乎”?她要去日本留學,只身東海挾風雷,她要去結識更多志同道合的戰(zhàn)友,去學習新知對國人進行啟蒙教育。1896年,清政府首派十三位學生去日本留學,到1904年,中國赴日留學生迅速增加為一千三百多人,清政府沒有料到的是,留學初衷大相徑庭,最終培養(yǎng)了一大批的革命者。

  此后的四年,在秋瑾短暫的生命歷程中,雖屬更加短暫,卻是她轟轟烈烈的高潮所在,她暴發(fā)出前所未有的熱烈和奔放,她對革命,傾注了全部的激情,她將生命已遠遠拋之腦后。

  秋瑾有好幾張英姿勃發(fā)的照片,基本都是男裝,閨裝愿爾換吳鉤,騎著馬,高靴,別著手槍,手上拿著劍,主持大通學堂校務期間,她也常常騎著高頭大馬,在紹興街上任意來回,孫文贊其“巾幗男兒”,名不虛傳。

  拼將十萬頭顱血,千秋萬代鑄女俠。為了革命事業(yè),向死而生,用她的死來激發(fā)眾人的生,秋瑾注定要赴死。

  五

  秋瑾被捕的當晚,紹興知府貴福連夜審訊,但貴福出席過大通學堂的開學典禮,被秋瑾戲稱為“同志”時,他弄得很尷尬,遂讓山陰知縣李鐘岳接著審,李讓秋寫交待材料,秋瑾寫完“秋風秋雨愁煞人”這一句后,再也不肯寫了。為革命失敗惋惜,為祖國前途擔憂, 這一個愁字,怎生了得!

  然而,這七個字卻像烈焰,又像一副烈藥。秋瑾犧牲后,中國大地不再沉醉,不斷出現(xiàn)光復軍和會黨的武裝起義,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fā),1912年元旦,孫中山在南京宣布成立中華民國。

  大沖村的秋瑾故居,面積頗大,里面有槐庭書院、碑林長廊、新群中學、婚俗博物館等。這里特別要提一下新群中學。1921年,毛澤東與湖南一師、一中校友黃篤杰、王洪波一起,籌資一千銀圓,在湘潭十四總蓮花街,辦起了新群學校。初小、高小、初中齊全,后來,學校被日寇炸毀,1940年,秋瑾之子王沅德,將槐庭及附近田地都捐給新群學校辦學,新群中學就遷到了槐庭。

  教育乃強有力的生命種子,秋瑾之子捐家產,秋瑾最好的精神遺產之一。

  六

  遠山如黛,槐庭的天井一角,我看到了石臼里的一叢菖蒲,它絕對不起眼,卻蔥青粗壯,獨自散發(fā)著自己的青春氣息,暮春時節(jié)已過,它還要迎接炎熱的夏季,一直到寒冷的冬季,它是季節(jié)的自由使者。

  《神農本草經》說:菖蒲,補五臟,通九竅,明目。

  它是一味好藥。

  這喻的是秋瑾嗎?嗯,它就是秋瑾,五臟都強,九竅皆通,耳聰目明,秋瑾的理想,就是要建立一個人人都健康而有思想的平等社會。

  七

  魯迅小秋瑾六歲,都是紹興同鄉(xiāng),兩人在日本留學曾有交集。交集雖不多,但魯迅在《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范愛農》《病后雜談》等作品中卻多次提及秋瑾,寫于1919年4月25日的小說《藥》,則寓意十分明確,祭奠秋瑾,喚醒更多沉睡的華老栓們。哀民眾之不幸,怒民眾之不爭。

  一百年零一個月后,我從大沖村的秋瑾故居歸來,依然用《藥》為題,用意也非常明確,秋瑾毫不遲疑地將自己當成醫(yī)治國民覺醒的藥引,藥效顯然巨大,且一直影響著后世數(shù)代。

  有尊嚴地活著,于個人,于國家,皆是一種生命尊重。

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