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湖南散文 時間 : 2020-05-26
分享到:
壹
老家春節(jié)有舞龍燈的習俗,鄉(xiāng)親們用舞龍燈祈求神龍保佑平安吉祥、風調雨順。于是龍燈把四鄉(xiāng)八鄰的新年鬧騰得紅紅火火、熱熱鬧鬧。
龍燈有布龍燈、青龍燈和火龍燈。布龍燈是用不同顏色的布做的,青龍燈是用柏樹葉扎的,火龍燈則是用稻草扎的。我們舞的龍燈是火龍燈,晚上舞的時候在龍頭龍身龍尾插上香火。從大年初一舞到元宵節(jié),元宵節(jié)晚上“倒燈”。這支隊伍也需要精心組織,大體分為三個組:一是舞龍組,專門舞龍燈,這個組大多是些青少年人;二是鑼鼓組,負責敲鑼打鼓;三是禮生組,負責拜貼的發(fā)放與收回、線路安排以及與外村協(xié)調溝通,比如,有些村子的祠堂偏僻難找,禮生組的就要事先聯(lián)系該村子里的人帶路,因為龍燈到外面的村子,第一個禮節(jié)就是到該村祠堂朝拜一下,然后挨家挨戶發(fā)拜貼,再舞龍燈和收拜貼;還有些村子比較大,房腳多,需要舞幾場,在什么地點舞,村民才不會有意見等等,這些都由禮生組的人員去溝通協(xié)調。禮生組算是龍燈隊的總管,一切聽從禮生組的調度。
我上中學的那幾年,年年參加村里的舞龍燈活動,并且是舞龍組的骨干。記得每年大年三十,村里亞子爺爺、俊虎伯伯等幾個老人便會叫上村里的青年一起扎龍燈,一邊教我們怎么扎,一邊教我們在外村舞龍燈時要注意的事項,他們說,龍燈外出,禮節(jié)一定要到位,但是舞龍燈,雖然是新春鬧吉祥,往往也會鬧出糾紛,甚至打架。一旦打架,每個龍燈腳,即舞龍燈的把手就是武器,所以在扎把手的時候不是用鐵絲扎牢,而是用青藤扎緊,這樣隨時可以將把手扯脫當武器。他們還強調,我們是小灣小村,出門在外一定要守規(guī)矩,千萬不能惹出事端。
龍燈扎好后,放在祠堂里。大年初一吃了早飯,參加舞龍燈的人員都到祠堂前坪集合,聽到鑼鼓聲響,大家很快就到齊了。接下來俊虎伯伯在祠堂神龕上點燃“神燈”,這算是“起龍”,“神燈”從初一到十五,一直燃著,不能熄滅。俊虎伯伯住在祠堂隔壁,他每天給“神燈”添油。
貳
起龍之后,龍燈隊在祠堂前坪進行強化演練,算是熱身。天快轉黑的時候,龍燈開始起香,在本村挨家挨戶游掃一遍,有些人家還要求龍燈圍著灶頭轉一圈,這叫“掃宅”。“掃宅”的寓意就是驅除邪氣,帶來吉氣。
龍燈所到之處,鑼鼓喧天,爆竹聲聲,村民們打開大門,焚香、放鞭炮迎接龍燈。這時禮生把拜貼發(fā)到各戶,另外,哪家建了新房,哪家娶了新媳婦,哪家生了小寶寶,禮生早已摸清了底子,這些人家還要發(fā)上一個專屬拜貼。拜貼是龍燈向村民拜年的名貼,很簡單,就是一張很小的帶長方形的紅紙寫上幾句祝福語,龍燈舞完之后,龍燈在鑼鼓的緊隨聲中挨家挨戶回訪村民,禮生把拜貼收回,這時的拜貼變成了村民封給龍燈以討吉祥的紅包。
拜貼發(fā)完之后,龍燈在村里的幾塊大禾場龍騰虎躍。除了慣例的舞幾場,那些建了新房的、娶了新媳婦的、生了小寶寶的都會要求在他們家門口舞專場,當然他們會給龍燈封上一個大紅包。
其實,舞火龍燈是個非常危險的活動,要經得起鞭炮的燒和炸,鄉(xiāng)俗認為火龍燒得越厲害,主家就將越興旺。因此每舞一場,觀眾把點燃的鞭炮直往“龍”身上丟,甚是開心。我們舞龍燈的幾個小伙子技藝雖高強,基本上能把鞭炮擋開,但是每晚舞龍燈之前還必須全副武裝,如圍好圍巾,緊扣衣領等等。那些年,我們那地方舞龍燈的村子也不少,而真正能舞出“四門”的恐怕就只有我們村的龍燈。“舞四門”就是龍燈要完整地在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分別舞好所有花樣,才算圓滿地舞了一場。如果舞龍技藝一般,鞭炮擋不開,耍得不好還會被鞭炮燒傷炸傷五官,往往“四門”舞不全就會被鞭炮燒著炸著而在觀眾的哄笑聲中逃之夭夭,出盡洋相。
也有惡意對龍燈放鞭炮的,舞龍燈發(fā)拜貼收紅包,不知什么時候流行這么個禮俗。因此有些人認為舞龍燈就是來“搶錢”的,非要把舞龍燈的燒著不可。有些事就有那么巧合,龍燈隊的鑼鼓在行進中和舞龍時,敲打的節(jié)奏比較單一,其節(jié)奏聲就像是“搶錢搶錢”的聲音,所以鄉(xiāng)間有人說:“你聽那鑼鼓聲,就是‘搶錢搶錢’!”
記得我們村的龍燈隊半個月舞下來,林林總總收下的紅包錢還不少,除掉買鞭炮、買香燭、買紙錢、買香煙的開銷,剩下的錢龍燈隊的成員在正月十五晚龍燈“倒燈”之后打牙祭,慰勞慰勞半個月來的辛苦,錢多時,給每個人發(fā)一包香煙,牙祭也打得非常豐盛,反正把剩下的錢全部用光。
叁
我們的龍燈大年初一晚只在本村活動,本村舞完差不多就到深夜了。初二晚才正式開始去外面的村莊“搶錢”,方圓十幾公里遠的村子我們都去舞過。其間也碰到過很多有趣的事和一些麻煩事。
有年正月初六傍晚,我們的龍燈隊伍浩浩蕩蕩開進了魯家村,不料在那里遇上了趙家村的龍燈,因為魯家村很大,我們當時根本就沒聽到趙家村龍燈的動靜。當我們知道有龍燈在該村活動時,正準備回避離開,卻被魯家熱情的村民攔住了,他們認為雙龍進村,是個很吉祥的事兒,并要求“雙龍齊舞”。這時,我們的禮生迅速找到對方龍燈的禮生,把當時的情況解釋了一番,并表示歉意,對方禮生也遞來香煙表示“幸會”。
雖然表面上沒意見,但是我們還是有些犯難:如果我們舞好了,就丟了趙家的面子,趙家可是個大村子,比我們村要大幾倍,耍得不好,就此惹上麻煩。
在魯家村民的好意請求下,來到一塊大禾場,雙龍開始齊舞。魯家村男婦大小幾乎都傾巢出來觀看,很多人都拿著大把大把的鞭炮。趙家的龍燈才舞了“一門”就被鞭炮燒得抵擋不住了,急急忙忙拖著龍燈往外逃,嚇得路口的人往兩邊躲閃。趙家的龍燈一走,魯家村民的鞭炮就集中往我們的龍燈燒,我們十分鎮(zhèn)定,在鑼鼓聲中搖頭擺尾、上下翻飛、正舞反舞、又跑又跳,黃龍入海、金龍翻身、烏龍擺尾,花樣百變,活靈活現(xiàn),香火如星光亮閃閃,煞是壯觀。“四門”舞全了,并且舞得很漂亮。贏得了魯家村民的大喝彩。龍燈舞完后,村民們盛情挽留,自發(fā)從家里搬來桌子凳子,端來好酒好菜和年貨,在大禾場上擺了幾桌請我們喝酒吃宵夜,這樣的禮遇使我們感到很有面子。
這場龍燈舞完時,我們就像打了一場大勝仗。但是,無意中得罪了趙家。幾天后我們的龍燈開進了趙家村,當他們得知我們就是在魯家相遇的龍燈時,怨氣便涌上了心頭。趙家是個大村,有幾個房腳,按規(guī)矩每個大房腳必須舞一場。我們舞第一場時,龍燈被鞭炮燒得硝煙彌漫,還有幾個人往龍燈身上放斗炮,感覺就是有組織的發(fā)泄報復。禮生見勢頭不妙,第一場舞完,立馬站到禾場中間,抱拳說:“各位鄉(xiāng)親,獻丑了!謝謝你們!”說罷指揮龍燈走出了趙家村,一出村便息了鑼鼓。
舞龍燈的幾個小伙從趙家村出來就像從地獄里走出一般,打小鑼的小青年不明就里,問道:“我們拜貼紅包還沒收呢,怎么就走人啊?”禮生粗氣地說:“你還沒看到勢頭不妙啊,如果再舞第二場第三場,我們就要出大事啦!”
肆
舞龍燈很有趣,考上師范那年,春節(jié)舞龍燈我又參與了,但是伯伯叔叔們說我是個書生,不讓我舞龍燈,要我在鑼鼓組打二?。記得那年舞龍燈還跟匡家村打了一架?,F(xiàn)在村里人每每說到舞龍燈,都會提起與匡家村打架的事。說起這匡家村,是當地一個大村莊,還跟我們村沾親帶故,又怎么會打架呢?說來說去,事端還是燒龍燈引起的。在匡家村舞第二場的時候,該村一個好勝的年輕人用導火索來燒我們的龍燈,一次二次沒燒著,第三次正準備點導火索,這時,我們的龍燈頭朝他罩了過去,目的想嚇他走遠一點,不讓他的導火索燒著龍燈。龍頭上插著香火,罩過去時,香火閃閃,猶如恐龍下海,把那人嚇得重重地摔了一跤。這下可就不得了了,匡家村有些人無理取鬧,叫了起來:“你們敢到我們村里來打人啊!”他們自恃大灣大村,加之又是在他們村里,幾個壯漢拿著棍子沖了過來朝龍燈一頓亂打,一時香火紛飛,火星子在我們舞龍隊員的身上亂竄。也有好心的村民在勸,但是勸也勸不住。為了自衛(wèi),幾個舞手不約而同,迅速將龍燈把手扯了出來,擋擊過去,你來我去,就這樣廝打了起來,大黑夜的,也不知誰是誰村的人了,我們打鑼鼓的也遭到了襲擊,在混亂中,禮生卷起龍燈就往村外跑,大家彼此逃命,有的是從小路逃回家的,有的是從山上逃回家的……我逃回家半個多小時后,其他伙伴才陸續(xù)逃回村。雙方都吃了大虧,可謂兩敗俱傷。但是匡家是大村,很不服氣,他們當晚就準備打到我們村里來。禮生組的幾個回村后趕忙挨家挨戶下達“一級戰(zhàn)備”令:所有小孩都躲到自家的樓上去,青壯年人帶好刀棍到祠堂前坪聽從指揮,婦女在家燒一鍋油或一鍋大開水,如匡家人敢侵犯我們的住宅,我們就把燒紅的油或開水毫不客氣地潑到他們身上去頭上去!頓時,村里的空氣幾乎凝固了,一場災難就要降臨。還是亞子爺爺有主意,他很快把豹仔叫了來:“你馬上去匡家村你那親戚家……”豹仔未等亞子爺說完便接了嘴:“我那親戚不會來的。”亞子爺爺說:“你去的目的,是要你親戚趕緊告訴他村里的人,我們的防犯措施是怎樣的……快去,路上小心點,哈。”這一招還真靈,匡家村組織了一百多號人馬正在禾場上摩拳擦掌,蠢蠢欲動。豹仔親戚迅速趕到禾場:“為了大家好,我家親戚來報信了……”知道我們的防犯措施后,在一些父老的勸阻下,這一干人才偃旗息鼓,停止行動。一場悲劇就這樣避免了。從那以后村里就再也沒扎過龍燈了。
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