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民晚報 時間 : 2023-07-18
分享到:
剛靠近羅帶山前一座古雅碑亭,一股書香似乎便幽幽涌來。抬頭而望,隔著幾丘田壟與一灣湖水,羅帶山峰巒層疊,探入初夏的云天。草木蓊蓊郁郁,淌著這個季節(jié)最豐茂的蒼翠,染綠了半邊天宇。緊挨山腳的南軒書院粉墻黑瓦,恬然而臥,古樸端莊。門前除了倒映水中的幾株垂柳,或許還有三兩只盤桓枝葉的鳥雀,未見方巾白袍的書生出入,也并無敲擊四野幽謐的瑯瑯書聲,但我依舊不斷吮吸鼻子,固執(zhí)搜尋空氣里的絲絲書香。
書香因一個人的沉吟而起,也因眼前這座四合院結構的書院興盛而濃,已悠悠飄蕩了八百余年。跨過湖上石橋,邁入書院大門,我徘徊于講堂、藏書閣、祠堂、享堂,輕扣古意漫漶的門窗、雕刻與陳設,摩挲門邊懸掛的“精忠貫辰極,道派雄古今”對聯(lián),書香似乎越發(fā)濃烈,甘醇如積年佳釀。這個有湖湘學宗之稱的大儒和因他而興的書院,將書香從南宋與明清的時空穿透而出,令我如墜夢幻中,久久沉醉。
大儒是南宋張栻。這是他第一次來到寧鄉(xiāng)的身影:面容悲戚,扶著父親張浚的靈柩踉蹌南行,到溈水邊的羅帶山下,眼睛驀然一亮,沉吟之下,決定違背父親去世前要求將其葬在衡山腳下的遺囑,改葬于此處。張浚與岳飛同為抗金名將,羅帶山也便與西湖一樣“青山有幸埋忠骨”。張栻曾隨長期被秦檜貶謫長沙的父親生活,接受儒家思想的熏陶與訓練,15歲便成為飽學少年,登上長沙城南書院高朋滿座的講壇。后來,他又奉父命,前往衡山拜大儒胡宏為師,學業(yè)更一日千里。正準備精益求精,攀援學術巔峰時,父親遽然而逝,張栻含悲扶柩南下,因得與羅帶山和寧鄉(xiāng)結緣。將父親安葬后,張栻在羅帶山下丁憂三年,又潛心治學。羅帶山的清幽與溈水的澄碧給了他無限靈氣,他或沉吟或吟哦,理學思想更為成熟,撰寫了多部煌煌之作,將已仙逝的老師胡宏之學說發(fā)揚光大,確立了湖湘學派的地位。而后,張栻應邀前往岳麓書院主持教事,知行結合,八年間培養(yǎng)了大批弟子。其間,遠在福建的朱熹還帶上學生“往從而問焉”,岳麓山一時英才云集,成就了“朱張會講”的盛事與佳話。從羅帶山升騰而起的書香,悠悠裊裊,漫過溈水、湘江,飄向大江南北。張栻和胡宏師生二人,也成為湖湘文化璀璨的雙子星座。在張栻心中,自己的根早已非出生地四川綿竹,而是湖南寧鄉(xiāng)。1180年,為國事憂慮成疾的他辭世后,其弟遵遺囑將其護送回羅帶山,安葬于奔騰的蒼碧間。他終于能日夜陪伴自己的父親。
書院與數(shù)十里外的岳麓書院呼應,書聲如澎湃的溈水湘水,激蕩著湖湘大地。悠悠書香里,更多經世致用的湖湘人物繼張栻而起,如夏夜群星,絢爛了耿耿銀河:王夫之、陶澍、魏源、曾國藩、左宗棠、譚嗣同、黃興、宋教仁、蔡鍔……多年后,我徘徊于南軒書院的青石板甬道,似乎仍依稀感受到了這些星座灼人的光芒。
穿過書院,登上半山腰,瞻拜蒼松環(huán)抱的張栻墓后,回望山下,千里村舍儼然,炊煙裊裊,溈水如帶,沃野蔥綠,山河如湖湘學說的終極理想一樣靜美。我想,這是張栻之愿,也是一代又一代在他書香熏陶下崛起的湖湘俊杰之愿?;秀遍g,我又聞到了那穿透時空的書香。
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