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您現(xiàn)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網(wǎng)>文學(xué)閱讀>散文

劉際雄:老井小記

來源:長沙晚報   時間 : 2023-12-14

 

分享到:

游歷而老,少時種種都隨了記憶,在幽幽的心河里流。那山,那樹,那路,那些或在或沒的兒伴親朋,演繹樁樁故事,還有那方滋育了眾家生命的老井。

老井坐落廟灣,距荷葉臺劉家大院不過千米。荷葉臺原屬跑馬村,元代以前洪荒一片。傳說元末明初,有劉氏號安慶公者自湖北鶴峰流徙至此,拓荒而居。夫妻倆開挖堰塘?xí)r喜得金銀各一罐,遂在灣內(nèi)造起上下兩座大院以蔭后代,曰上下封合,傍院各鑿建一口水井。流年無常,時歷滄桑。上封合于上世紀(jì)四十年代因火災(zāi)化為灰燼;老家所在的下封合,我居家時也只剩下一幢老木屋。而那方老井卻坐立如初,以它不竭的甘泉維系著一院生靈。

那井建在廟灣半坡腰上,兩米見方,深約三米。井底連鑿帶砌,成一方正井盒。井身以條石砌成十多級梯階,井上出地面處,則鋪一塊平面青石板。那石板向外微傾,當(dāng)是防外水內(nèi)溢。

老井保障著荷葉臺上五十來號人的生活。院里八九戶人家,家家都有大大小小的水桶。每天傍晚時分,便由男丁依次去井里挑水。我家是與爺爺奶奶同住。父親常年在外討生活,爺爺早年患重風(fēng)濕不能勞動,長我四歲的叔叔輟學(xué)去學(xué)泥瓦匠,身為長子的我,十來歲便接下那挑水的擔(dān)子。家中置有大水缸,灌滿那缸便是我放學(xué)回家的重要任務(wù)。初時用小桶,得挑七八擔(dān)。年歲稍長便改用大桶挑。扁擔(dān)是桑木做的,綿軟而又堅韌。

每每擔(dān)了桶到得水井,先將左桶置于石板上,右手提了右桶向井中舀水,而后單手提將上來,左手復(fù)又如是這般操作一遍。兩只桶裝滿了水,便“嗨”地一聲直起腰來。扁擔(dān)悠悠,腳步隨著水桶上下晃動的節(jié)奏,輕盈如風(fēng)。平常三擔(dān),有時家人洗澡,挑上四五擔(dān),那缸也就滿了。

老井的水很神奇。每天挑水的人那樣多,可那水卻不見下降多少,上一擔(dān)挑回去再挑下?lián)?,好似原樣如初。而那水位總只在離石板幾公分的位置,從來不漫不溢。只是逢上干旱,它才顯出些力不從心,挑著挑著便見了底,需得下到井下取水。記得那年大旱,正值酷暑,三四個月不見下雨,禾田都皸裂開幾寸寬的口子,老井的水位退至井盒,可它依然不斷,能見那井底的泉眼向上汩汩地涌水。大桶是用不上了,七八戶人家擔(dān)了小桶,拿了瓢,輪著下井底去舀水。有好長一段時間,到了半夜才輪著我。拿手電,擔(dān)著小桶去到井邊,提了桶,持著瓢下到井底,一瓢一瓢向桶里裝。約摸半個時辰才裝得一擔(dān)!

水貴如油,家中的用度自然要省。煮飯炒菜而外,一家子拼著用水。澡是沒得洗了,燒一盆水大家輪著擦擦身子。洗腳也是七八雙腳在一個盆里搓弄。洗臉?biāo)怯迷钆_上的小鍋燒的。一早起來,媽媽早已在燒火做飯,我便端了臉盆,從鍋里舀兩瓢水,同弟妹們輪著用毛巾洗臉。用過的水一律是不能倒的,得用來煮豬食,侍弄豬圈內(nèi)那幾頭豬??蔁o論天旱多久,那老井從未干涸,一院人的生計縱然艱難,靠了那老井也就不知不覺挨過去了。

離開老家50來年了,家中挑水的擔(dān)子依次輪過弟弟們。而今隨著歲月流轉(zhuǎn),一家人只留下二弟生活在荷葉臺。社會發(fā)展拉動鄉(xiāng)村變遷的腳步,村里從位于湖塔道人山腳的犀牛洞里架管搭架,荷葉臺用上了自來水,家家戶戶籠頭一開,清冽的泉水嘩嘩流……二弟說,老井的水三年前就沒進過家門了。

前日回老家賀媽媽91歲生日,忽然想念起那口老井。長沙有事無暇返鄉(xiāng),便囑二弟回家后拍張老井照片發(fā)我。照片來了,打開一看,那老井竟然全不似舊時樣貌:荒草依了周邊不說,井中石階依次櫛比,循階往下,那方井盒內(nèi)也似不見有水。二弟說,去年入冬以來便不見雨,老井干了。

可老井是從來不曾干涸的呀!我想,它該是帶著卸下使命的輕松與愜意,安然入睡了,睡在奔流不息的時代潮流里,陪伴它的,是數(shù)百年生生不息的傳奇,還有我艱辛里透著甜蜜的往事記憶!

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 | 版權(quán)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