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xué)湘軍動態(tài)您現(xiàn)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網(wǎng)>文學(xué)湘軍動態(tài)

萬寧:大江流日夜

來源:湖南文學(xué)   時間 : 2023-12-27

 

分享到:

大江流日夜

文丨萬寧

(原載于《湖南文學(xué)》2023年第12期)

一蓬一蓬的荼蘼匍匐在梅竹山的灌木叢上,東邊逶迤而來的楊梅河,穿村而過,這春天最后的花,在河水里白光閃閃,默然間,向西流去。

站在左宗棠墓前,是清明節(jié)后的一個上午。有些猝不及防,沒想到這位硬漢的墓地就在長沙,就在雨花區(qū)跳馬鎮(zhèn)的白竹村,一個叫梅竹山的半腰上。當(dāng)然,更沒想到的是這里會如此破敗與狹小,墓園的占地及構(gòu)造與他的名字極不匹配。在中國歷史上,能所向披靡,鐵腕收復(fù)大片國土的,我想不起還有誰。我只知道,沒有他,我們的國土將失去六分之一。

從繞城高速下來,走時代陽光大道,拐進一條村道,路旁面山的一側(cè)有扇鐵門,門內(nèi)是左宗棠墓園。我跨入這扇鐵門時,內(nèi)心有了少許不安。《左文襄公傳略》《重修左文襄公墓記》碑文鑲嵌在山墻左側(cè),落款長沙市人民政府,時間為一九八五年九月五日。沿階而上,是個十幾平米的平臺,一頭后腿殘缺的石羊,前腿蜷曲,臥向墓地。守墓人說,這是從前眾多石人、石馬、石獅、石羊中唯一幸存下來的。平臺正上方又是幾十級石階,兩邊松柏林立,最上面就是左宗棠的安寢之地了。祭臺上有祭拜過的痕跡,幾盆黃色菊花端坐在石欄上。周圍樹林里長著一堆一堆的竹子,墓地兩邊的梅樹綠色蔥蘢,這是左宗棠生前喜愛的花。當(dāng)年住柳莊時,村前屋后種了十幾棵。冬盡春來梅花開,在安化陶家坐館的他年底乘舟歸來,風(fēng)雪之中,老遠就能看見村前怒放的紅梅,還有迎候門前的妻女,這畫面永久地根植在他腦海里。后來他請友人畫下梅花,題詩:柳莊一十二梅樹,臘后春前花滿枝?!笱┫娼瓪w臥晚,幽懷定許山妻知。

01

柳莊曾是他的桃花源,想一輩子隱居山田,或做個鄉(xiāng)村教師,靠種菜種田束脩金過活,誰知愿望會被時局裹脅,生活在亂世里的他無法不關(guān)心國家命運,他的才華也不可能不讓他肩負使命。賀長齡與他聊天幾次后,就稱他為國士,這不是隨便稱呼的。賀長齡是江蘇布政使, 嘉慶、道光兩朝名臣,名滿湖湘,那年母親去世,在原籍丁憂。左宗棠讀過他主編的《皇朝經(jīng)世文編》,帶著景仰,踩著草鞋,從湘陰趕到長沙,站到了城東定王臺附近的賀府。一心想著來求教的他一點都沒覺得自己唐突冒失,就這樣,他走進大門。賀長齡端坐大堂注視著他。這位十九歲的鄉(xiāng)野農(nóng)家小子,一點都不怯場,開始與年長他二十七歲的朝廷官員對談。歷史在這里拉開序幕。賀長齡驚訝他的學(xué)識,特別是他對天下形勢了如指掌,見解與思考又非同尋常。之后,這小子提出無理要求,要借賀家閣樓上的書。賀長齡不僅答應(yīng),還登上木梯,上上下下,來回為他取。于是,那些日子他們在借書還書之間頻繁往來,討論切磋中有長者的循循善誘。賀長齡對左宗棠說:你有國士大才,千萬不可輕易出山,屈就卑位,而毀了自己!左宗棠從小就志高言大,這個時候他是正中下懷。賀長齡的哥哥賀熙齡說他矜傲。這是他一生都沒法改掉的毛病,這缺點也是他的優(yōu)點。賀熙齡當(dāng)時授聘執(zhí)掌長沙城南書院,他不重視八股文與詞章利祿,專講經(jīng)世致用的實學(xué)。左宗棠慕名而去,自稱從學(xué)十年,實際上他只讀了一年多,就轉(zhuǎn)入岳麓書院內(nèi)的湘水校經(jīng)堂就讀,但此后的歲月,他們書信不斷,亦師亦友,交往了一生。

道光二十六年十月,賀熙齡去世,臨終遺言,要自己的滿女嫁左宗棠剛出生不久的長子孝威。師生關(guān)系成了親家關(guān)系。而此時的左宗棠只是個窮教師,但他對賀熙齡的敬重,可以說是達到了事事請教、亦步亦趨、言聽計從的地步。中國社會最重要的關(guān)系是親屬關(guān)系,而親屬關(guān)系是根據(jù)生育和婚姻事實所發(fā)生的社會關(guān)系。這門親事,左宗棠當(dāng)然知道是賀熙齡對他的提攜。

02

要與左宗棠結(jié)親的,賀熙齡不是第一位名士。道光十七年(1837),經(jīng)吳榮光介紹,左宗棠主講淥江書院,任山長。事情回到三年前,左宗棠由城南書院轉(zhuǎn)入湘水校經(jīng)堂,這是湖南巡撫吳榮光辦的,學(xué)生教以經(jīng)學(xué),半工半讀,還給生活補貼。左宗棠看中這里的閑與錢,那時他剛結(jié)婚,入贅湘潭方上周家。倒是堂內(nèi)經(jīng)常舉行考試,左宗棠一連得了七次第一,自然引得吳榮光的刮目相看,于是便有這個介紹。淥江書院在醴陵西山,門前可以望到流淌的淥江,左宗棠在那時怎么都沒有想到,一個傳奇正向他奔涌而來。正是這年,兩江總督陶澍回安化省親,途經(jīng)醴陵,知縣在他下榻的行館里掛了幾副對聯(lián)。陶澍邊走邊看,臉上掛著禮貌性的微笑,突然他收住了笑容,駐足在一副對聯(lián)前,半天不語。此聯(lián)語為:春殿語從容,廿載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翹首公歸。

后面的故事大家知道了,還演繹出許多版本,人們津津樂道的是陶澍要與左宗棠結(jié)親家。這事當(dāng)然是真的,只是發(fā)生在第二年秋天,左宗棠會試又落第了,他應(yīng)先前之約:中與不中,務(wù)必繞道南京,來督署衙門盤桓幾天。陶澍并不在意他沒考上,盡管公務(wù)繁忙,一有時間就與他傾心交談,臨到最后,結(jié)親之事被提了出來。左宗棠太意外了。陶澍是名傾天下的總督,清朝第一位湘人高官,自己只是個鄉(xiāng)村塾師,還三次落第,資望、門第,相差十萬八千里,根本沒法比。還有年齡,陶澍快六十了,而他不到三十。有點像傳說中的攀藤附葛,左宗棠不想。陶澍搖頭又擺手,說若論門第名望,將來你肯定在我之上,而年齡,只要兒女相當(dāng)就可以。他還說,我已年老,幼子和家事就托附給你了。很多人說,陶澍會看相,其實他早就從賀氏兄弟、胡林翼那里知道左宗棠了。他就是他心目中經(jīng)世致用的最佳人才。他們一生只見過兩次,卻好似相知幾生幾世。第二年,陶澍死在任上,由賀熙齡出面,讓左宗棠去安化小淹村坐館。這一坐就是八年。陶家藏書可想而知,吸引左宗棠的還有清朝憲章與陶澍的那些奏疏、書信。左宗棠在教課之余,遍覽了所有圖書文獻,同時與賀熙齡保持通信,知道時局大亂,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舉戰(zhàn)派林則徐等被革職流放,盡管報國無門,他還是耗盡心血寫下《料敵》《定策》《海屯》《器械》《用間》《善后》六篇軍事策略。

03

胡林翼自認是左宗棠一生真知己,他們是世交、同學(xué)、好友,最后還成了親戚。一個是陶澍的女婿,一個是陶澍的親家。他們通信,一個稱丈,一個叫兄。在陶家坐館時,胡林翼經(jīng)常過來小住,兩人無話不說。雖是莫逆之交,性格卻完全不同。一位剛直褊急,一位正直通達圓熟。不用說,在當(dāng)時胡林翼比左宗棠混得好一些,但他始終認為左宗棠是棟梁之才。他常向世人推薦,說他有異才,品學(xué)為湘中士類第一。還說橫覽七十二州,更無才出其左右。他說無人勝過左宗棠,他自己不及,曾國藩也不及。曾國藩那時以道德文章負天下重名,他在《忮求詩》中說:終身讓人道,曾不失寸步。于世少所求,俯仰有余快。他的為人之道,表明他的循規(guī)蹈矩,亦可窺見他的境界與格局。

道光二十七年,左宗棠長女與陶桄完婚,次年,陶家搬到長沙。左宗棠在長沙徽國朱文公祠設(shè)館授徒,女婿仍隨他學(xué)習(xí)。這個時候,他在長沙與湘陰之間來回奔走,一個是館,一個是家,兩頭牽掛,日子還算愜意。從湘潭桂在堂遷到湘陰柳莊后,兒子相繼出生,之前他有四女,在這又添四兒。他做三件事:教書、種田、繪畫。這繪畫是繪制地圖,他曾花了一年多時間繪制了清朝的國家地圖,《樸存閣農(nóng)書》是他結(jié)合自己種田實際寫下的。時局大亂,他隱居山林。胡林翼勸他出山。那年,太平天國攻到了長沙城,左宗棠領(lǐng)著家人與丁憂在家的郭嵩燾及郭崑燾兩兄弟,一起躲到了湘陰東部的白水洞。胡林翼向新任湖南巡撫張亮基力推左宗棠,介紹他胸羅古今地圖、兵法,熟悉本朝國章,又精通時務(wù)。還說他的才學(xué)品行超冠群倫,為人廉潔耿介,剛直方正,性情善良,實在是忠肝義膽。他還有一個特點——不重名利,即使他謀劃成功,也不愿受賞。張亮基當(dāng)然高興,卑辭厚禮連請幾次,左宗棠仍是謝絕。最后是胡林翼的一封急信,打動了他。信上說張亮基是肝膽血性人物,也是你最敬服的林則徐賞識的人,你為何不與他一起共事?家鄉(xiāng)禍在眉睫,看到家鄉(xiāng)糜爛,你忍心嗎?

歷史在這里掀開了一角。左宗棠就這樣出山了。他應(yīng)邀加入張亮基幕府。這一年,他四十一歲。

04

長沙圍攻在即,張亮基將軍事權(quán)果斷交與左宗棠。兩個月后,太平天國久攻不下,便撤圍北上。長沙解圍,左宗棠一舉成名。他反復(fù)強調(diào),他是為保衛(wèi)桑梓而戰(zhàn)。他在長沙只待了四個月,就隨張亮基去了湖北。八個月后,張亮基調(diào)任山東巡撫,左宗棠堅持回湘陰,再次隱居山中。咸豐四年(1854)二、三月間,太平天國又打回湖南,進逼長沙。左宗棠再次出山,加入駱秉章幕府。至此,他已經(jīng)走進歷史為他布好的局,他的生命在一點一點被這個亂世點燃。

咸豐七年(1857),左宗棠在駱府做事三年了,他家還在柳莊,胡林翼看跑來跑去極不方便,于是與駱秉章合資五百兩銀子,在長沙北城司馬橋買個宅子送他。是個老宅,有兩進,二十余間房,有一片菜地,幾畝池塘。雖近城市,卻似鄉(xiāng)村。左宗棠很喜歡,全家搬了過來。至此,長沙這個叫司馬橋的地方就成了左宗棠的家。他會跟別人說,這個地方以前是宋代詞人辛棄疾任湖南安撫使時的練兵之地,原來的寨子叫飛虎,過去的護城河上有座橋,叫司馬橋。河沒有了,名字依舊叫著。他在這里住了三年,之后離湘出征二十多年后,又回來住了不到二十天。那些年,他所有家信,都寄往這里。房子加蓋過,也擴建過,左宗棠在家信里多次說,要在此終老。還說吾百年后,即為吾祠堂。只是他的祠堂后來建在了城北湘春街,叫左文襄公祠,如今是在西園北路56號,叫文襄園。他的后代一直住在司馬橋老宅,直至一九三八年十一月,那場長沙有名的文夕大火,把老宅燒得只剩下一座門廬與殘垣斷壁,而這些又在一九八七年徹底拆毀。老宅舊址成了馬路與一個服裝城。如今我們可以在營盤路和蔡鍔路的立交橋下,看到一塊左宗棠故居的石碑。民國出生在老宅里的他的一位重孫子,上世紀(jì)三十年代考入清華化學(xué)系,他對當(dāng)年的司馬橋有著清晰回憶。他說司馬橋是一條小街,路面由麻石鋪砌,寬四五米,長約百米,南北走向。北端與三公祠、營盤街交叉,一直向北可出城門。南端接水風(fēng)井與貢院東街(今中山路)相交,再往北過東長街,由青石橋向南,就到了繁華的司門口與八角亭。司馬橋附近沒什么大商店,卻終日熙來攘往。老宅占據(jù)了司馬橋整條街的東則,高大的圍墻內(nèi)生活著左宗棠的四房子孫。整幢宅院由南而北有三座大門,靠南臨街朝西的大門,沒有石鼓也沒有匾額,倒是門前那些人力車、自行車的叮當(dāng)鈴聲不絕于耳。

05

寫到這里,左宗棠葬在跳馬鎮(zhèn)白竹村就有了解釋,他想日夜注視他的后人,也想他的后人方便來看他 。

這墓地是他自己看好的。傳說當(dāng)年他訓(xùn)練湘軍,順著瀏陽河?xùn)|進時,路過白竹村,覺得這地方的風(fēng)水獨特,便對隨從講:此處來龍雄起,龜蛇鎖水口,千年眠睡之地。他年我若戰(zhàn)死沙場,當(dāng)將我葬于此地。

另一種傳說是光緒七年(1881),左宗棠七十歲,正月,中俄和議成約,還伊犁全境。九月,詔授兩江總督兼充辦理南洋通商事務(wù)大臣。十月二十日出京師,請便道回湖南省墓。十一月二十五日,抵達長沙,距咸豐十年離長,已二十一年。這其間,周夫人、二哥宗植、兒子孝威、女兒孝琪與孝瑸相繼去世。盡管此時的左宗棠立功絕域,拜相封侯,衣錦榮歸,可他卻覺得心里空了,日暮途遠了。

其間,在某個場合,他問起曾國藩后人近況,得知曾葬于長沙伏龍山。他沉吟片刻,說道光十七年,他從淥江書院回湘陰,道經(jīng)長沙跳馬,在楊梅河白竹村,發(fā)現(xiàn)一塊風(fēng)水寶地。那是一路北上的龍脈,低山、岡地、淺丘陵,山體不高,來龍柔順,四周無欺無壓,是傳說中的千里來龍三尺穴。站在穴場,目力所及,幽靜開闊,正面可見一座筆架形狀的小山。還有那條楊梅河,從東向西,巨龍般穿村而過。楊梅河其實就是瀏陽河,只是它在流經(jīng)跳馬鎮(zhèn)白果集鎮(zhèn)的一段稱為楊梅河,白果集鎮(zhèn)是瀏陽河的水運碼頭,當(dāng)時車水馬龍,商鋪林立。

一個家族繁衍生息的內(nèi)部機密是門很玄的學(xué)問。風(fēng)水學(xué)一直藏著掖著,又一直神秘存在。反正左宗棠最終定下白竹村的梅竹山為百年后的歸葬地。后來,他家人果真在此購田置地,在他未死之年,墓園就已動工。不過正史里說左宗棠生前曾表示,要與夫人周氏合葬,還曾表示逝后可葬史家坡祖塋、長沙岳麓山等地,倒是沒有提到跳馬白竹村。

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不是墓園當(dāng)初的樣子。

那時墓前花崗石臺階直鋪山下,連接神道,道的兩旁石雕林立,其中包括左宗棠的雕像。神道西往東轉(zhuǎn),是一條石道,五百米處建有一座牌坊,四柱三門三樓,正中坊額刻著咸豐帝題的“旂常懋績”四字,中門兩邊各立一對石獅、石象。再往東五百米是御碑亭,坐西朝東,八角八柱,琉璃瓦,環(huán)矮墻,正中御碑立在龜趺上,亭前石道延伸到楊梅河碼頭。墓地左側(cè)有墓廬,青磚黑瓦,二進三開間,內(nèi)有青石碑、享堂與左文襄公神位,墓廬所用的磚如城墻磚大小,側(cè)面刻有“左太傅祠”的字樣,有房屋四十八間,黃姓人家住在里邊負責(zé)守墓,與耕種墓田。只可惜,在一九五八至一九七九年間,墓地遭受了三次災(zāi)難性破壞,在這里我不想講述,就覺得我們愧對這位偉人。

06

我們依然回到光緒七年(1881)臘月,不管左宗棠內(nèi)心多么不愿意,他在家過完小年,第二天就起程了。年逾古稀卻還要馬不停蹄。此次歸鄉(xiāng),走過的地方,見過的人,興許就是他生命里的最后一次。別人上任,奔赴的是前程,而他已沒有歸途。在心里,他已與他的梧塘、柳莊、梓木洞以及司馬橋老宅作了深深告別,有生之年再回來,難了。

光緒七年(1881)十二月三十日。這天是除夕,空氣里拂動起和煦的春風(fēng),左宗棠抵達南京,接任兩江總督,受印視事。

往事歷歷在目。四十三年前,他第三次會試落第,繞道南京,以客人身份住在總督府?dāng)?shù)日,那時的他無論怎么做夢,也想不到他會成為這里的主人。在這里約訂的婚事,已開枝散葉,陶澍的兒子他的女婿,都兒孫滿堂了。他可以告慰陶澍了。在總督府,他還念叨一個人,那就是也做過兩江總督的林則徐。冥冥之中,總感覺與他有無數(shù)交集,很多時候,更像是有一種牽引。一生之中,他經(jīng)歷了數(shù)次痛失親人、摯友、師長,獨獨得知林則徐去世時,他情緒失控,號啕大哭。那一天,他記得很清楚。道光三十年十月的一個深夜,他在長沙黃冕寓館,驚聞噩耗,他與黃冕相對失聲痛哭,他們除了哭林則徐,還在為這個國家哭泣。就在一年前,林則徐卸任云貴總督,告病還鄉(xiāng),從云南回福建原籍,途經(jīng)長沙,舟靠湘江岳麓西岸,特信約左宗棠來此一會,于是《湘江夜話圖》載入了史冊。雖是首次見面,感覺神交已久。林則徐曾是陶澍部下,胡林翼又做過林則徐手下,因為這層關(guān)系,也因志同道合,左宗棠在小淹陶家就開始與林則徐通信。在這個寒冷的冬夜,兩人在呼嘯的江風(fēng)里終于見面了。左宗棠腳步生風(fēng)走得太急,又或許太激動了,上船時竟一腳落空,直接從甲板上掉進湘江,弄了個渾身透濕。林則徐玩笑說,你這見面禮太隆重了。相見恨晚在這夜來得很強烈,來不及寒暄,就落入正題。談天下局勢,林則徐說,英、法尚不足畏,在以后,俄羅斯才是我們的大敵。一位是年逾花甲,名滿天下,屢遭失敗與挫折的退職總督,一位是三十七歲的落魄舉人,滿腔熱情與滿腹才華卻無處施展的“湘上農(nóng)人”。他們談了一個通宵。林則徐將自己流放新疆時的筆記、收集的全部資料給了左宗棠,包括地理、邊防以及俄國的動態(tài)。那一刻,林則徐有種預(yù)感,世上只有左宗棠能完成使命。臨別時,林則徐寫下一副對聯(lián)贈給左宗棠: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聯(lián)語是乾隆文人袁枚為他的隨園所題寫,有太過自吹之嫌便撤了,可是林則徐覺得送給左宗棠恰恰正好。林則徐一生坎坷,他的未竟之志,似乎就仰仗左宗棠了。他沒有看走眼,如他所想,左宗棠在未來把他心里所想一一實現(xiàn)了。比如,辦洋務(wù)、造槍炮、造輪船,收復(fù)新疆,禁種罌粟,禁運鴉片,治水行鹽,發(fā)展耕牧等等。行行重回首,左宗棠似乎能看見數(shù)道光芒,從他身后打來,他隱約覺得那都是師友、兄長的希望與夢想。

07

現(xiàn)代人看左宗棠,覺得他一生傳奇。四十七歲才正式入編,由潘祖蔭、曾國藩、胡林翼向咸豐帝保薦奏疏,得了個四品京堂候補的官職。他特立獨行,性格耿直,不會溜須拍馬,可是一路走來,在他身后推波助瀾的貴人都是能量級人物,賀氏兄弟、陶澍、胡林翼、林則徐、張亮基、駱秉章、郭嵩燾、潘祖蔭、曾國藩等等,都是那個時代如雷貫耳的名字,所有人都認定他將做一番大事,其實誰也說不清他將要做什么大事。只是覺得國家正在危難之中,來拯救的人應(yīng)該是左宗棠這樣的人!穿越到一百多年前,對左宗棠的這些貴人,我心懷敬意!他們不惜一切向世人推薦,不帶任何私心與偏見!賀熙齡贈詩給他:六朝花月毫端掃,萬里江山眼底橫。因樊燮事件,左宗棠大禍臨頭,潘祖蔭在朝庭說出了一句震驚四座相傳至今的名言:國家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咸豐皇帝被驚到了,他在養(yǎng)心殿西暖閣召見郭嵩燾,問左宗棠的才干怎樣?回答說:他才干極大,料事明白,沒有辦不了的事,人品極端正。

這么多人舉薦一個人,除了此人確實非凡,還說明在當(dāng)時漢人這個階層對人才的賞識與選拔是正派的?!澳拘阌诹?,風(fēng)必摧之”完全被顛覆。當(dāng)然眾多貴人里,夫人周詒端與岳家大人更是他一等一的貴人。兩手空空入贅,雖然第一年鄉(xiāng)試中了舉人,但此后三次進京會試,次次失敗。那時進京趕考,耗時幾個月,盤纏都是夫人打點,夫人的錢從哪里來?我們想想就知道了。周家是名門望族,在湘潭隱山東麓的紫山有個占地一萬平方米的大院,叫桂在堂,三進五開,有四十八個天井,兩百多間房,樓上房子全是木板平鋪,每一間還相同。左宗棠天性孤梗剛直,他在桂在堂西院租下幾間房,單獨住開,書房里掛上對聯(lián):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十三年后,他用當(dāng)教師的積蓄在老家買地建房。他們從桂在堂搬到柳莊的那個場景讓無數(shù)人嘆然悲喜。左宗棠帶著妻妾與四個女兒及經(jīng)年積下的家當(dāng),一路浩浩蕩蕩,走在湘潭至湘陰的路上,這個時候,目送他們離去的岳母王太夫人,既落淚又歡笑,落寞的目光,蜿蜿蜒蜒,一直在他們身后延伸。

08

貴人的陣勢強大,于一般人就束縛了手腳。左宗棠對所有幫助過他的人心懷感激,這種感激卻從不摻雜到眼前要做的事情中,這種性格不免遭人詆毀。議論最多的是關(guān)于他與曾國藩、郭嵩燾的失和。如果還原歷史現(xiàn)場,他與曾國藩的失和疑點重重。也許就是在朝廷演的一出戲,而戲的導(dǎo)演是胡林翼。太平軍被消滅后,“狡兔死,走狗烹”的時候也到了。都是飽讀史書之人,這個判斷是有的。曾、左、胡聯(lián)盟時,胡林翼是智囊。只是這時,他重病在身,自知將不久于人世,苦心籌劃的聯(lián)盟瓦解了,后事得好好處理。他相信左宗棠的膽識與謀略,事情委托他,是最好的選擇。他叮囑曾國藩,不管發(fā)生什么,相信左宗棠。他在信上這樣說:季高謀人忠,用情摯而專一,其性情偏激處,如朝有爭臣,室有烈婦,平時當(dāng)小拂意,臨危難乃知其可靠。胡林翼在天上應(yīng)該感到欣慰,他的兄弟把戲演得比真的還像,世人都看到了他們失和,他們從此也不再往來。只是左宗棠背上了罵名,直至曾國藩死,他寫挽聯(lián):謀國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輔;同心若金,攻錯若石,相期無負平生!聯(lián)語里的表達,應(yīng)該是一種告白。

左家與曾家在后來一直有往來,而且左宗棠與曾國藩弟弟曾國荃始終要好。左宗棠因病離任兩江總督時,推薦曾國荃自代。曾在辦理胡雪巖一案時,不僅為胡開脫,更為左西征借款竭力辯護。兩人兄弟般相互推崇相互維護,到后來還結(jié)了姻親。

至于與郭嵩燾的失和倒是存在。左宗棠在新疆前線打仗,打的是勝仗,郭嵩燾出使英國執(zhí)行李鴻章的議和投降政策,左氣憤至極,與眾大臣一起參劾他,致使他下臺丟官。左宗棠從來就覺得公事是公事,私交是私交。當(dāng)年回長沙,他第一個要拜訪的就是郭氏兄弟,但兩人終因政見不同,友誼難續(xù)從前。忘恩負義之人,郭嵩燾在他的詩、文、日記、書信里經(jīng)常這樣說。

大是大非面前,左宗棠看著私交破裂,是無可奈何的。這個時候,他會想念故去的胡林翼,想他們幾十年的過往,沒了他,世間已無知己。他曾在祭文里涕零長嘆:自公云亡,無與為善,孰拯我窮?孰救我褊?我憂何訴?我喜何告?我苦何憐?我死何吊?一連串的叩問,蒼天落淚卻無言,左宗棠自此只能在時間的河流里寂寞孤獨。

09

很多時候,別人看到的只是風(fēng)光。左宗棠在外地就職,一撥又一撥的同鄉(xiāng),特別是本家、親友紛紛跑去求他找差使,他一概不收錄,卻要自己掏腰包,送路費讓他們回家。眾人多有怨言。他感嘆,朝廷讓他做事,他不能將官封給本家子侄與親朋好友。他對家人向來苛嚴,他一年的養(yǎng)廉金有二三萬兩,他給家用二三百兩。其余,他用作修水利、設(shè)義倉、辦書院、救災(zāi)民、幫助困難僚屬。他聽說湘陰貧苦農(nóng)民,生下女嬰,往往溺斃,便拿出俸銀萬兩設(shè)義倉,凡生下女嬰的農(nóng)民可領(lǐng)五擔(dān)谷來養(yǎng)活女嬰。過去長沙北郊新河有一個避風(fēng)港,也是他捐兩萬俸銀開挖的。他在家信中說:我廉金不以肥家,有余輒隨手散去,爾輩宜為自謀。五十歲時,給家中寫了一副對聯(lián)——“慎交游,勤耕讀;務(wù)根本,去浮華”,切望子孫不要成為紈绔子弟。他認為兒子們天資不高,一再囑咐,遠離官場。做官是自尋煩惱。只要能讀書、耕田,就是好子弟。官場的事,一言難盡。想要在官場站住,就必須做違心的事,說違心的話。官場中諂上驕下、鉤心斗角、卑鄙無恥的事應(yīng)有盡有,他不愿兒孫陷到里面。自己的經(jīng)歷只是一種奇跡,是時勢造成,他深陷其中,忍辱負重,是憂國憂民讓他沒有選擇。

都說他是戰(zhàn)神,從南打到北,從西打到東,戰(zhàn)無不勝!其實他只是比別人勇敢,比別人能吃苦,比別人無私。六十三歲抬棺西征!七十四歲了,還掛帥出征去打法國人,既悲壯又覺得朝廷無能!鎮(zhèn)南關(guān)、諒山大捷,戰(zhàn)場勝利卻換來屈辱外交,這對左宗棠是致命一擊。投降派不以為恥,反而氣焰囂張,讓他的兩員部將遭受不白之冤!彌留時刻,他口諭遺奏:遺恨平生,不能暝目!

歷史在這里,給他一生畫上了句號。痛心疾首與那刻的悲憤在空中爆炸,朝廷的腐朽與糜爛被定格下來,注定的滅亡已等在前方。

10

一百多年過去了,躺在這兒的左宗棠應(yīng)該平靜了。過去的已過去,只是我們再難找到一位為了天下事而氣死的人。清末這些大臣,有人總結(jié):李鴻章會做官,曾國藩會做人,左宗棠會做事。人終歸躲不過勢利,在后來的回顧中,總是繞不開官位級別,到最后會做官與會做人勝過了會做事的。歷史本來就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認真不得的。一直不認真的我,對人的崇敬有時候很荒唐,比如說,看見左宗棠歡喜種樹種菜,而且種得很好,心里的好感就來了,就覺得他對泥土對生命對季節(jié)有深情,有深情的人是愛百姓的。很多湖南的蔬菜種子他讓人種到他停留過的土地上,他引進桑苗請來師傅教當(dāng)?shù)厝损B(yǎng)蠶。他種樹的初衷來自他原始的感受,就是看見遍地荒山禿嶺、戈壁沙漠心里凄涼,想著在這里生活的人艱難。他種樹是真種樹,在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制定獎罰辦法,以西征將士為主,由地方官民大力協(xié)助,誰把樹苗種下,誰就要負責(zé)澆水負責(zé)成活。他在一條長達三四千里的官道兩旁種樹,由潼關(guān)往西,經(jīng)邊界的長武,通過涇州、平?jīng)?、蘭州,穿過河西走廊,西出玉門、西安,直達哈密、烏魯木齊以西,幾年后,成活的柳樹密密麻麻,綿延數(shù)千里,綠如帷幄。左宗棠曾給友人寫信談種樹,說種在山坡高阜的樹,須勤澆水,要澆過三伏天,才能免枯槁,又不能摻用苦水,用水實在花了大力氣。平?jīng)鲇幸粔K“各軍營種樹記”的石碑,記載了當(dāng)年種樹的不易。光緒五年(1879)原浙江巡撫楊昌濬去蘭州赴任,看見沿途楊柳成行,濃蔭蔽日,一首吟左公柳的詩便傳頌天下: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fēng)度玉關(guān)。

左宗棠西征是去打仗的,仗打漂亮了就可以了,樹種得再好,也不是他的政績,朝廷也不會提拔,這種費力不討好的事,其他人是不會做的,人家把做人做官做到極致,生前死后榮光閃耀。而他只想把眼前的事做好,與功名利祿無關(guān),只與民族存亡有關(guān),對那些“暫棄關(guān)外,專清關(guān)內(nèi)”,放棄新疆“無用之地”的人他嗤之以鼻,他廣種樹的前瞻性,讓一百多年后才意識到生態(tài)環(huán)境重要的我們汗顏,油然而生的是對他的敬意更加強烈。

大江流日夜,一百多年的時光呼嘯而去,在白竹村楊梅河畔,望著奔流不息的河水忽然感嘆,在那個時代,如果多一些左宗棠這樣的人,歷史是不是另一個樣子?

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 | 版權(quán)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