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作談您現(xiàn)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網(wǎng)>文學閱讀>創(chuàng)作談

于葵:一個你從未見過的林徽因

《山河歲月:回望林徽因》創(chuàng)作談

來源:湖南日報   時間 : 2024-06-21

 

分享到:

編者按

你要了解林徽因,就不能只看那些“小道”故事和坊間傳聞中的林徽因。2024年是林徽因誕辰120周年。近日,《山河歲月:回望林徽因》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該書作者于葵為梁思成、林徽因外孫女,梁再冰之女。書中收錄有此前從未公開過的大量林徽因檔案,從多個視角、多個層面切入,力圖真實、客觀、立體地再現(xiàn)林徽因的卓絕風采。

本期悅讀版推介作者創(chuàng)作談(有刪減),在這本書中,你將讀到一個作為詩人、建筑學家的林徽因,一個作為親人、友人和師長的林徽因,以及一個你從未見過的林徽因。


于葵

對讀者而言,林徽因或是一位美麗的詩人,或是一位卓越的建筑學家;對我們家人而言,她首先是親人。

今年是林徽因誕辰一百二十周年,她離開這個世界也已經(jīng)六十九年了。有一張照片,我的母親梁再冰非常喜愛,一直將它放在身邊——那是她的母親林徽因俯身與尚在襁褓中的她的合影。記得有一天,她指指床前的這張照片問我:“在紀念林徽因的日子里,我們能為她做些什么?”我知道,我的母親很希望能為她的母親獻上一份特殊的禮物;而我們作為孫輩,也應(yīng)該為林徽因做些有意義的事。

林徽因曾對友人坦言:“因為梁家老太爺(梁啟超)的名分,人家常抬舉這對愚夫婦(梁思成、林徽因),所以我們是常常有些闊綽的應(yīng)酬需要我們笑臉的應(yīng)付——這樣說來好像是牢騷,其實也不盡然,事實上就是情感良心均不得均衡!”她是人間清醒,一番話是自嘲,也是自勵、自警?,F(xiàn)在看來,更是對后人的敲打——吃祖宗飯是沒有出息的。梁思成也曾一再告誡梁再冰、梁從誡:“最難為名父子。不以名人之后自居。”要他們做自食其力的普通人。作為孫輩,我們謹遵教誨。那么,我們該怎樣紀念她呢?于是,我們想提筆為她寫點什么。

三年前,在外公梁思成誕辰一百二十周年之際,我們家人和清華建筑學院的老師們協(xié)力幫助我的母親梁再冰完成了《梁思成與林徽因:我的父親母親》一書。轉(zhuǎn)眼,又到了林徽因誕辰一百二十周年。這次,我們決定奉上這本《山河歲月:回望林徽因》。一方面,當然是為了緬懷親人,表達思念;另一方面,也為了給社會、給廣大讀者呈現(xiàn)一個真實、立體、豐富的林徽因。不同于梁思成的出版物,當下已有許多關(guān)于林徽因的書籍,良莠不齊。是加入這種喧囂,還是在心里默默與前輩對話,我的確曾經(jīng)猶豫。最終,是哥哥于曉東的一番話,讓我做出了最終的決定。他說:“我們不摻和那些虛浮的熱鬧,但還是應(yīng)該自己寫一本林徽因的書,有自己的聲音。它承載著我們自己的初心與使命。初心——是我們作為親人、作為晚輩對前輩的真情懷念;使命——是我們要依據(jù)手上所掌握的文物、檔案,帶給讀者一個既不被無限虛夸、也不被惡意貶損的林徽因?!备绺缌鸿b也認為,對林徽因表達紀念,我們應(yīng)該有我們的方式。我們把它當作一種責任,一種傳承。我們的態(tài)度是認真的,我們的依據(jù)是嚴謹?shù)?。我想,外婆林徽因在天有靈,是會理解和支持的。

《山河歲月:回望林徽因》中的確有許多內(nèi)容之前未見。所謂“未見”,有兩層含義。一層在于,本書中的記述,許多基于家中珍藏的林徽因、梁思成、林長民、梁啟超及其同時代人的諸多原信、原稿、照片和各種遺物,相當部分此前從未公開,這次是第一次與讀者見面;另一層在于,它提供了一種多重視角,這里既有家人的(我個人以及我的母親梁再冰、舅舅梁從誡及其他親人的),也有其他親友及研究者的(文學領(lǐng)域的、建筑領(lǐng)域的),也有林徽因自己的(一些地方,我希望用她自己的文字來說話,那是她最真實的“自述”)。三者交匯融合,互為補充校正。上述應(yīng)該說是本書與《梁思成與林徽因:我的父親母親》以及幾種學者撰寫的林徽因傳記的最大區(qū)別。

本書撰寫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家中諸多第一手資料能夠留存至今,也是個傳奇。

半個世紀過去后,我開始重新細細打量外公、外婆留下的這些遺物,當年那只箱子里的許多東西成為我今天撰寫本書的素材。

埋首于家中的“故紙堆”,我有機會將那些看似散亂無序的資料關(guān)聯(lián)。那些曾經(jīng)在我眼前晃來晃去、熟視無睹的手稿、照片,一經(jīng)擺上案頭,竟猶如珍珠被串成項鏈,讓我開心無比。撫摸這些珍貴的家藏,一股溫馨的暖流涌上心頭,林徽因鮮活的生命呈現(xiàn)在我的眼前。

此書的撰寫所依據(jù)的史料除了家藏之外,還注意汲取許多林徽因親朋摯友作為親歷者的記述和回憶,特別是我的母親梁再冰與我的促膝長談。回顧往事,她常常深情難抑,淚流滿面……

當然,真實地講述林徽因,更賴于林徽因自己的講述(許多是未曾發(fā)表的)。無須任何杜撰或臆想,她本人的文字更有力量。撰寫中,我深深感到——那些搜腸刮肚的堆砌辭藻,還不如林徽因自己一首詩或一句話的表達!深夜伏案,疲憊時掩卷遐思:外公梁思成能有這樣一位美麗多才的夫人為伴,共享春光,同擔風雨,一生也是值得。

翻開林徽因的人生畫卷,每一頁都能看到新意。隨著年歲的增長,我也愈發(fā)懂得她。林徽因是許多矛盾的、互為對立元素的融合體,集不同個性才情于一身,讓我覺得非常奇妙,甚至不可思議。她表面纖柔秀美,但內(nèi)心卻剛毅有力;她具有西方藝術(shù)情結(jié),卻無比珍視中華民族文化遺產(chǎn);她有著詩人的浪漫情懷,又不失科學嚴謹?shù)淖黠L。人前,她閃爍靚麗;人后,她或許更豐滿、真實。她喜歡寫作,也從事過編輯,卻從不認為自己是詩人或作家;她與梁思成一道遍踏荒郊野外艱辛考察,卻只是中國營造學社的一位無薪員工;她是中國建筑史體系研究的先行者和奠基人之一,是其團隊中的靈魂人物,卻長時間既無名也無分。她與摯友、晚輩分享個人的智慧成果,滿含激情地為別人“鋪鮮花,敲鼓槌”,一生樂此不疲,無悔無怨。

記得在清華建筑學院成立七十周年的紀念大會上,朱自煊教授(當年建筑系第一班學員)轉(zhuǎn)向身邊的梁再冰,聲音顫抖地說:“林先生實在太讓人難忘!”是的,林徽因是那樣令人難忘,她令親人摯友難忘,也令所有接觸過她的人(無論是否欣賞她)難忘!林徽因之所以能夠如此,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她對這個世界,對他人的關(guān)懷、體貼和牽掛。

2007年,我因參與央視《梁思成林徽因》紀錄片制作,往返于中美兩地,為追尋林徽因與梁思成足跡,查閱了有關(guān)他們的大量文獻檔案。幾年前,為了給年邁的母親梁再冰作口述記錄,我又一次沉浸在梁思成與林徽因的世界。就這樣,我走近了林徽因,逐漸感受到她的溫度、她的呼吸、她的心跳,感受到她強大的磁場和魅力。我曾問我的母親梁再冰:“林徽因給你印象最深的特點是什么?”母親毫不猶疑地回答:“仗義!”的確如此。林徽因待人真誠、親切,毫無偽飾。她文如其人,連修改文稿、書信都那樣富有個性和趣味。她一生奉行“人本主義”,她思緒敏銳,心腸火熱,能夠深深理解、體察朋友的感受;她美麗睿智、體貼溫暖,讓朋友們?nèi)玢宕猴L。她的朋友都能感受到她真摯無價的情誼,費慰梅、費正清、沈從文、金岳霖等,無一例外。朋友們都為擁有她這樣一位摯友而欣慰和自豪。

林徽因最可貴之處正在于她的“真”。她主導的聚會,令很多親臨者畢生難忘,受益非常。她舉手投足、一言一行都出于自然的流露,絕非“社交沙龍”中那些故作“名媛”的賣弄,也不是影視劇中小家女的“眉目傳情”。她談鋒甚健,興趣廣泛,思想深邃,所及話題都有其獨特的視角和獨到的見解。蕭乾先生曾為她惋惜:“倘若將這位述而不作的小姐那些充滿機智、若有風趣的話一一記錄下來,那該是多么精彩的一本書??!”遺憾的是,林徽因沒有機會為自己寫一本書。

林徽因一生求真。我在寫此書的時候,也本著這個原則。唯其如此,才覺得對得起她?,F(xiàn)在,這本書將要出版了,希望她在天有靈,能夠知道。

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 | 版權(quán)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