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您現(xiàn)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網(wǎng)>文學閱讀>散文

劉燕輕:《湖南日報》給我力量

來源:湖南日報   時間 : 2024-07-19

 

分享到:

看報紙,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電視未普及時,是種很時尚的文化生活。我算是這種時尚的文化生活的追隨者。

聽從父輩的叮囑,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讀中學時,我便開始閱讀《湖南日報》。所謂閱讀,其實更準確地說應(yīng)是“站讀”。在父親單位辦公樓前,都會立著幾個木質(zhì)結(jié)構(gòu)的閱報架,閱報架呈綠色,《湖南日報》和《人民日報》等報紙便被夾在雙面玻璃的報架內(nèi),中間有軸,看完一、四版想看二、三版,輕推邊緣一角,報架便換了個面,二、三版呈現(xiàn)。

下午放學經(jīng)過辦公樓看報紙或周日特地去看報紙時,通常不只我一個人在看,還會有一些干部工人也在看。但小孩卻只有我一個。

通過看《湖南日報》,我比同學們先了解到了當時的國家大事。如“把全黨的工作著重點轉(zhuǎn)移到經(jīng)濟建設(shè)上來”等。我把在報紙上看到的這些消息告訴同學,同學們都羨慕我有權(quán)威消息發(fā)布,我則自豪地告訴他們這是在《湖南日報》上看到的??晌冶救四?,則十分羨慕能在報紙上發(fā)表這些文章的“本報記者”,心里總覺得那才是好炫耀的事情。

讀中學時的這些看報經(jīng)歷,為我日后給報紙寫稿、投稿、用稿,播下了種子。

第一次在《湖南日報》刊發(fā)稿件,是1991年7月12日。

進入上世紀九十年代,經(jīng)商、做小買賣的風氣在我國越來越濃厚,鐵路職工也不例外。當時我所在的低莊鐵路地區(qū)各單位的一些“半邊戶”職工家屬,把本地盛產(chǎn)的桃子私自裝到貨物列車尾部的守車內(nèi)運到外地去販賣,動輒上千公斤的桃子把守車彈簧壓死致無法開車,從而導致貨車常常不能正常開出而晚點。作為新聞愛好者,我在思考這件事。

1991年5月1日《鐵路法》實施,明確規(guī)定鐵路職工和家屬不能以車謀私。在“桃子季”再發(fā)生這事時,我認為這就是個很有價值的新聞了。7月12日《湖南日報》六版的“讀者來信”版,我的《治治這種不良路風》為題的文圖結(jié)合的稿件,果然就被刊用了。此稿在《湖南日報》的刊發(fā),給了我這個基層通訊員極大的鼓舞。

1991年的時候,全國所有的火車都還沒有空調(diào),夏天時車廂的車窗全開,車上旅客扔下的白色泡沫飯盒、果皮、啤酒瓶等成了骯臟的“垃圾帶”,有的旅客扔下的啤酒瓶還砸死、砸傷過鐵路兩旁的行人。有次我坐懷化開往長沙的512次慢車時,見列車工作人員在車廂內(nèi)收集啤酒瓶。我有點納悶,難道鐵路職工還需要這點賣啤酒瓶的收入?餐車長笑著告訴我,收集這些啤酒瓶然后集中拿到車下去賣,既可避免發(fā)生啤酒瓶傷人事件,又增加了收入。我頓有所思。9月11日,《湖南日報》二版的“半分鐘談·濱湖筆會”刊登了我的短言論文章《如果列車都這樣……》

1993年,《湖南日報》針對當時全國正在興起的市場經(jīng)濟熱潮,開設(shè)了專論專欄《七嘴八舌話當前》。我看到一趟列車率先向硬座車廂的旅客夜間出租被子,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均好,于是有感而發(fā)寫了一篇言論文章《多點“快速思維”》,結(jié)果被刊用。

在《湖南日報》刊發(fā)過一些稿件后,我感到自己的底氣足了,自信心也更強了。在內(nèi)心里,我常常因被《湖南日報》用過稿件而喜。就是憑著這樣一種“喜”和滿滿的自信心,三十幾年來我一直在看報紙、寫稿、投稿,堅持著那份自己的喜愛,未曾懈怠。

幾年前,我成為省作協(xié)的會員。唐代大詩人杜甫說: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在看報、寫稿、投稿的路上,是《湖南日報》給了我力量,我將把與報為伴的習慣堅持下去。

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 | 版權(quán)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