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時間 : 2017-12-05
分享到:
近體詩中,律詩必須用對仗,而且對仗的位置也是固定的。一般來說,除了首、尾兩聯(lián)外,中間各聯(lián)都是要求對仗的。對五律和七律來說,就是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必須對仗,例如(詩中加著重號的是對仗):
贈孟浩然
李白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
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
王維
絳幘雞人報曉籌,尚衣方進翠云裘。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臨仙掌動,香煙欲傍袞龍浮。
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向鳳池頭。
一般來說,一首律詩,只要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對仗就符合要求了。首聯(lián)或尾聯(lián)可以對仗,也可以不對,以不對為多。如果尾聯(lián)或首聯(lián)也對仗,那么一首律詩中就有三聯(lián)都是對仗了。相對而言,首聯(lián)和頸聯(lián)、頷聯(lián)都對仗的例子還是較多的:
在獄詠蟬
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奉和中書舍人賈至早朝大明宮
岑參
雞鳴紫陌曙光寒,鶯囀皇州春色闌。
金闕曉鐘開萬戶,玉階仙仗擁千官。
花迎劍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獨有鳳凰池上客,陽春一曲和皆難。
也有尾聯(lián)和頸聯(lián)、頷聯(lián)都對仗的例子:
泊揚子岸
祖詠
才入維揚郡,鄉(xiāng)關(guān)此路遙。
林藏初霽雨,風退欲歸潮。
江火明沙岸,云帆礙浦橋。
客衣今日薄,寒氣近來饒。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首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也有四聯(lián)全用對仗的:
收京三首(其一)
杜甫
仙仗離丹極,妖星照玉除。
須為下殿走,不可好樓居。
暫屈汾陽駕,聊飛燕將書。
依然七廟略,更與萬方初。
登 高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也有極少的唐人律詩,四聯(lián)中完全不用對仗,但是平仄與起承轉(zhuǎn)合都符合律詩的要求,也被視為律詩。嚴羽《滄浪詩話》卷五說:“有律詩徹首尾不對者,盛唐諸公有此體。”并舉李白和孟浩然二詩為證:
夜泊牛渚懷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
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
舟中曉望
孟浩然
掛席東南望,青山水國遙。
舳艫爭利涉,來往接風潮。
問我今何適?天臺訪石橋。
坐看霞色曉,疑是赤城標。
李白此首,可以說完全不用對仗。孟浩然的這一首,頜聯(lián)其實還是對仗的,只是不屬工對。這種形式,其實介于古詩和標準的律詩之間,正是律詩尚未定型時的一種中間狀態(tài)。楊慎《升庵詩話》卷二說:“五言律八句不對,太白、浩然集有之,乃是平仄穩(wěn)帖古詩也。”即認為它是合律的古詩。但一般的唐詩選本,如清人沈德潛《唐詩別裁集》等,還是將其歸入五律。
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 | 版權(quán)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