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十月文學院 時間 : 2018-01-03
分享到:
“名家講經(jīng)典”第五回
眾英雄神馳梁山泊,清華君妙解水滸夢
6月24日,十月文學院系列文學講座“名家講經(jīng)典”第五講在佑圣寺舉辦。主講嘉賓為文學評論家、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北京師范大學國際寫作中心執(zhí)行主任張清華老師。他以“英雄,美酒與蒙汗藥”為題,為我們帶來了關于《水滸傳》新的解讀與新的思考。張清華老師現(xiàn)場對《水滸傳》進行“金圣嘆”式的評點,深入淺出,別有妙處?,F(xiàn)場氣氛格外熱烈,大家踴躍提問和互動,文學氛圍濃厚。
來自首都各大高校的學生代表、文學愛好者參加了本次活動,并現(xiàn)場與張清華老師就《水滸傳》進行了深入生動的互動交流。幸運讀者還獲得由十月文學院提供的《水滸傳》和張清華老師著作《海德堡筆記》、《懷念一匹羞澀的狼》。北京出版集團總經(jīng)理、十月文學院院長曲仲出席活動,十月文學院副院長呂約擔任講座主持。多家中央與北京媒體參與活動報道。
張清華主講《水滸傳》:英雄,美酒與蒙汗藥
(摘編版)
我最早讀到《水滸傳》是1974年的冬天,國家號召“評水滸、批宋江”,我父親在公社里當秘書,他拿回一套《水滸傳》,我從那時接觸到這本書,那個時候也沒有像樣的文學讀物。我花了一個月左右,讀完《水滸傳》的第一遍。又花了一些時間讀第二遍、第三遍。那時還認不全字,就自己假定一個讀音,然后跳過去,后來一百零八將好漢的座次、綽號等名稱我都能背下來。但現(xiàn)在的記憶不行了,加上這么多年,我的本職工作是現(xiàn)當代文學研究,所以今天來講《水滸傳》,我做了一些準備。
引子:
《水滸傳》是一部怎樣的書?
關鍵詞之一:俠義小說的典范
小說發(fā)展到明代,形成了四種典范的類型,一個是講史小說,代表就是《三國演義》;一個是神魔小說,代表是《西游記》;世情小說代表是《金瓶梅》;俠義小說代表是《水滸傳》??梢娭袊自捫≌f的類型化是很明顯的。《水滸傳》的優(yōu)點其實有很多,在我看來,它既是俠義小說,同時又是世情小說,其中相當大的一部分在講市井生活的悲歡離合。它也有許多講史的元素,比如歷史上宋江確有其人其事;同時它也有神魔的氣息,《水滸傳》開篇就是洪太尉誤走妖魔,中間出場的很多人都能呼風喚雨。所以《水滸傳》既是一部俠義小說,同時又融合了神魔、世情、講史等各種小說元素,它其實也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小說。
關鍵詞之二:煙火氣,脂粉氣和英雄氣
煙火氣說的是市井百態(tài),脂粉氣是女人們的愛恨情愁,還有就是英雄氣,《水滸傳》主要是英雄氣,劫富濟貧,江湖義氣,忠義雙全。
關鍵詞之三:俠義主題,酒神主題和倫理危機主題
俠義,也可說叫“好漢的意識形態(tài)”,梁山好漢這伙兒人有一個共同的觀念,那就是“替天行道”;梁山好漢們嗜酒,嗜酒當然和嗜殺、嗜肉有關,這是中國式的酒神觀;還有蒙汗藥,它引申出很多意思,跟色情、女性有關,也和亂世的危機有關。蒙汗藥是用來顛覆日常規(guī)范的一個媒介,一種致幻劑,它在整個《水滸傳》里起到很大作用。
關鍵詞四:世俗,政治,生命
《水滸傳》是一本世俗生活之書,講的當然是世情悲歡與愛恨情愁;它又是一部社會政治之書,包含了世間的不平之事與揭竿造反的沖動;它還是一部生命經(jīng)驗之書,講的是一群英雄人物的叱咤風云和聚散有期的故事。
維度不同,看問題的角度會發(fā)生很大的變化。這幾組關鍵詞每一組含義都非常豐富,我就從它們?nèi)胧?,分享一下我對《水滸傳》的理解。
一
美酒與毒藥——世俗生活之書
首先,《水滸傳》是一部世俗生活之書。它演繹的是世情悲歡和愛恨情愁。其中很多是灰色的內(nèi)容,社會的邊緣地帶的場景,三教九流等社會各個方面都能涉及到,“美酒與毒藥”是一種形象的概括。
小說的開篇即為世間不平之事,因為有不平之事才會有不平則鳴的反抗。市井混混高俅忽然發(fā)跡當上了掌管軍權的殿帥府太尉,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遭到高俅的迫害,外逃中引出了“九紋龍”史進的出場;史進又引出了打家劫舍的三位英雄,接著引出了提轄魯智深。魯智深在東京大相國寺認識了林沖,然后引出林沖與高衙內(nèi)的沖突。林沖因為被高俅設計陷害,刺配到滄州。在滄州林沖火燒草料場,被迫上了梁山。
上梁山又引出了青面獸楊志,楊志賣刀引出了生辰綱,就連帶出了《水滸傳》的主要人物——晁蓋和七個兄弟,所謂的“七星聚義”。“智取生辰綱”又引出了鄆城縣的幾個英雄,最主要是宋江。宋江通風報信,放走了晁蓋等人。但是他自己因為和梁山私通的書信被閻婆惜發(fā)現(xiàn),情急之下殺了閻婆惜,然后就逃出了鄆城縣,四處流落。
我簡單地串述了一下開始故事,這個敘述結構,按金圣嘆的說法,就是史記式的結構,它就是史傳的敘述方式,來處理每個英雄的故事。但是前面發(fā)生了這么多的故事,只用了二十一回的篇幅,接下來講武松一個人的故事就用了十回。這種不均衡的安排顯然是作者的用意。我所說《水滸傳》的世情,一個典范的例子就是武松這段故事。我編了一個順口溜:
武松打虎做都頭,異鄉(xiāng)得見兄大郎。
不期嫂嫂來誘惑,怒殺不倫又離鄉(xiāng)。
刺配孟州遇張青,蒙汗藥中逃性命。
報恩醉打蔣門神,死囚脫險飛云浦。
都監(jiān)府里殺玉蘭,十字坡前變行者。
從此武松上梁山,擒得方臘成正果。
這個順口溜簡單概括了武松畢生的事跡。我們可以以武松的故事看看施耐庵如何敘述世情生活景觀的。我們可以選取潘金蓮試圖勾引武松的這樣一個片段,來看當時的世態(tài)人情,以及施耐庵高明的文學筆法,如何來處理這樣敏感的題材:
《水滸傳》經(jīng)典片段
“不覺過了一月有余,看看是十一月天氣。連日朔風緊起,四下里彤云密布,又早紛紛揚揚,飛下一天大雪來。(特殊天氣,營造了一個特殊的氛圍,寒冷當中有溫暖。)怎見得好雪,正是:眼波飄瞥任風吹,柳絮沾泥若有私。粉態(tài)輕狂迷世界,巫山云雨未為奇。
當日那雪,直下到一更天氣,卻似銀鋪世界,玉碾乾坤。次日,武松清早出去縣里畫卯,直到日中未歸。武大被這婦人趕出去做買賣,央及間壁王婆,買下些酒肉之類,去武松房里簇了一盆炭火,心里自想道:“我今日著實撩斗他一撩斗,不信他不動情。”(這是先有心理活動,誰說古典小說沒有心理描寫?還是有的。)
那婦人獨自一個,冷冷清清立在簾兒下等著,只見武松踏著那亂瓊碎玉歸來。(婦人獨自一個冷冷清清等著,作者還是抒情的,在這兒寫的心情撩蕩的。其實從每個讀者心里來講都巴不得他倆發(fā)生點事,他倆確實是所謂美人愛英雄,英雄配美人,但這與倫理不合。施耐庵寫到這兒我覺得他心里也是很復雜的。)那婦人揭起簾子,陪著笑臉迎接道:“叔叔寒冷。”武松道:“感謝嫂嫂憂念。”(《青春之歌》這里也用了“憂念”這個詞。林道靜暗戀盧嘉川,討厭自己的老公余永澤時也用了類似的詞。而且每次盧嘉川來林道靜家時場景跟這兒很像,就是生火做飯,然后談革命道理。)
入得門來,便把氈笠兒除將下來。那婦人雙手去接,武松道:“不勞嫂嫂生受。”(武松還是很緊張,避免男女授受。)自把雪來拂了,掛在壁上;解了腰里纏袋,脫了身上鸚哥綠絲衲祆,入房里搭了。那婦人便道:“奴等一早起,叔叔怎地不歸來吃早飯?”武松道:“便是縣里一個相識,請吃早飯。卻才又有一個作杯,我不奈煩,一直走到家來。”那婦人道:“恁地,叔叔向火。”武松道:“好。”便脫了油靴,換了一雙襪子,穿了暖鞋,掇個杌子,自近火邊坐地。
那婦人起身去燙酒,武松自在房里拿起火箸簇火。那婦人暖了一注子酒來到房里,一只手拿著注子,一只手便去武松肩胛上只一捏,說道:“叔叔,只穿這些衣裳不冷?”(一直手拿著注子,一只手開始動手了。)武松已自有五分不快意,也不應他。那婦人見他不應,劈手便來奪火箸,口里道:“叔叔,你不會簇火,我與你撥火,只要一似火盆常熱便好。”(開始用曖昧的隱喻來撩撥了。)武松有八分焦燥,只不做聲。那婦人不看武松焦燥,便放了火箸,卻篩一盞酒來,自呷了一口,剩了大半盞,看著武松道:“你若有心,吃我這半盞兒殘酒。”
這部勾引戲可以說是文學史上一處“經(jīng)典”了,一部小說不在于寫出多么頂天立地的人物,而是在于寫出了敏感的人生情態(tài)。武松這一節(jié)可謂是《水滸傳》對社會生活表現(xiàn)的一個截面。這部小說之所以煥發(fā)無窮魅力,是與這類市井生活圖景的精細刻畫有著密切的關系的。武松一個人的故事就占據(jù)了小說巨大的篇幅,顯然這樣的安排是不均衡的,但這種不均衡是小說必要的。通過這段可以看到日常生活各種情景、人心和人性。
《水滸傳》中無論所寫的內(nèi)容,還是作家的對內(nèi)容的處理方式,都是強調(diào)一種灰色的世俗性,它與正常的生活倫理保有一種齟齬的關系。這在別的著作中是難以找到的,在這里是活生生的,有灰色的世情文化。美酒與毒藥,正是其兩面性的形象概括。
二
英雄俠客,或好漢的意識形態(tài)
——社會政治之書
《水滸傳》作為社會政治之書,演繹世間的不平與揭竿造反的故事內(nèi)容。事關夢、英雄、美酒、忠義、倫理這樣的一些社會政治的內(nèi)容。
首先說一下夢,夢是《水滸傳》當中非常重要的元素。第一個夢出現(xiàn)在第十三回《赤發(fā)鬼醉臥靈官殿,晁天王認義東溪村》。“七星聚義”時,晁蓋家中來了不速之客劉唐,告訴他“有一樁富貴”,即去劫取生辰綱。晁蓋說,“我昨夜夢見北斗七星直墜我屋脊上,斗柄上有一個小星,化道白光去了“。這就剛好應了所謂“七星聚義”,也剛好應了這個驚世駭俗之舉。因為搶了東京權貴當朝太師蔡京的財物,那可是膽大包天的事。如果沒有某種征兆作為理由,難免讓人心驚肉跳。晁蓋說正好應了他的一個夢,這是七星聚義的理由,也是政治合法性的一個天命之兆。
還有第二十五回《偷骨殖何九叔送喪,供人頭武二郎設祭》, 武松出差歸來發(fā)現(xiàn)哥哥已死。他就預感到這其中一定有冤情,就在家設了貢桌靈位,夜晚就睡在哥哥靈位旁,哥哥化做鬼魂告訴他死亡的冤情。這有點像《哈姆雷特》中哈姆雷特的父親鬼魂出來告知他的死有冤情一樣。這是敘事當中的不得已要素。就是通過這樣一種敘事來揭穿故事當中的一個邏輯,或者是一個關鍵。
第二是政治倫理,這涉及到“忠”和“義”這兩個概念。宋江上山以前,晁蓋只是聚義,他的口頭禪就是“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按照這套邏輯就是嘯聚山林,通過義氣來凝聚力量。它的邏輯必然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和“殺到東京,奪了鳥位”。但隨著宋江上山,勢力急劇增大,且因之前他對晁蓋等有救命之恩,所以必然地位顯赫。再加上“九天玄女”之授受,很快宋江便修改了原有的政治,再造了義軍的意識形態(tài):排座次之后將聚義廳改為忠義堂,打出 “替天行道”的杏黃旗。
宋江把聚義廳改為忠義堂。聚義改為忠義,一字之差,政治上就有了根本的改變。因為“義”是平行的,是江湖倫理,是民間倫理。忠是垂直的,是君君臣臣的垂直關系,是廟堂政治,是官方倫理。宋江能夠把官方倫理嵌入到嘯聚山林這些江湖匪盜之中,就把江湖匪盜改成了合法、合乎倫理、合乎天道的一支政治力量,就有了政治上的靈魂或者合法性。
梁山英雄好漢的意識形態(tài)有兩個源頭。
一個是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也就是東方式的理想國。桃花源的特點是什么呢?它是一個理想的避世去處,可以避開人間的動蕩變遷,避開王權和專制的壓迫,這里人人都是自由平等的。而且這里自然環(huán)境自成一體,人與自然和諧一體。這是一個平靜的,沒有外來打擾的和諧去處,但是世人如果去,又是非常不容易去的。梁山泊某種意義上也是一個世外桃源。
第二個源頭,就是墨家的文化。墨家的文化,用魯迅的《流氓的變遷》一文來概括,最簡約也最到位?!读髅サ淖冞w》說的是墨家文化由墨家到俠客,到盜賊、流氓這樣的一個衰變關系。魯迅認為民間通常有一種力量,在法律之外,在權力政治之外,在社會公共倫理和社會契約之外的一種力量,就是自古以來的俠。俠是不斷衰變的,最后就變成流氓了,男女通奸來捉,喝酒的也來打。這種人日常生活中很常見,一些所謂的打抱不平者和愛管閑事者,仿佛代表著某種正義和使命,干的其實都是流氓的事。
接下來我們也就可以談一談“好漢的意識形態(tài)”,這典型地表現(xiàn)為“殺人放火”的行為?!端疂G傳》當中有大量殺人放火的內(nèi)容,如果按照現(xiàn)代倫理看是非常讓人震驚的。但在傳統(tǒng)倫理,特別是傳統(tǒng)美學之中,則是令人習焉不察的,或者視若常態(tài)的。殺人放火,一方面是出于俠和義,俠的身份和義的觀念,路見不平拔刀相助,這個當然是好的;但是另一方面不問青紅皂白,濫殺無辜。李逵劫法場時,“不問官兵、百姓,殺得尸橫遍野,血流成渠,推翻的不計其數(shù)。”這是最過分的。
另外一個,不知大家注意沒有,《水滸傳》當中還有大量的吃人的情節(jié),把人肢解了,做人肉包子,吃人心肝,這是嗜血成性的表現(xiàn),但是也沒人從倫理上來質(zhì)疑。在《水滸傳》的場域當中,這種殺人放火,包括殺兒童都沒有問題。當代的讀者讀莫言的《檀香刑》感覺到過分,假如讓他讀《水滸傳》就不覺得過分,可見文學的倫理也是一個歷史范疇。
這也是一個有意思的問題,就是為什么我們會不自覺地認同這些所謂英雄們的暴行了。顯然就是只有一個解釋,這就是所謂英雄俠客的意識形態(tài),我們一旦接受了他們主體身份,即我們一旦認為他們是英雄,那么他們所做的一切也都是合理的。
如果用一點精神分析來分析一下好漢意識形態(tài),可以覺察這背后的精神秘密。首先是排斥女性,除了像矮腳虎王英和小霸王周通之外,所有的梁山好漢基本上都是只要兄弟,不要女人。宋江不計較自己的外室閻婆惜有相好;石秀因為兄弟揚雄冷落了自己的老婆,最后還和石秀殺了他老婆;武松不僅抵抗住嫂嫂的誘惑,畢生不近女色,最后出家?!端疂G傳》中就是這樣一種排斥女性的兄弟情誼。
第二個就是所謂“戀母”情結。李逵一生未娶,倒是深愛自己的母親。上了梁山以后,回家想著把母親接上山,可是一路上一錯再錯,最后導致母親被老虎吃了。宋江也不愛女人,卻安排他夢中見到九天玄女,像是岳母刺字一般,囑咐宋江改邪歸正。
第三個比較典型,就是裸露癖?!端疂G傳》英雄各個體型怪異,他們的綽號大多跟動物有關,這體現(xiàn)了歸返原始的一種沖動。第四是嗜酒,嗜酒當然和嗜殺、嗜肉有關。宋江平時是一個謹慎的人,但是在江州喝醉了以后,題了兩首反詩。這些都是梁山好漢們共有的一些精神秘密和特征。
三
女人與蒙汗藥——風俗倫理之書
《水滸傳》作為一部風俗倫理之書,也是一部蕩氣回腸的生命之書,或者說也有某種夢幻感、悲劇感的一部經(jīng)典作品,“女人與蒙汗藥”是形象的概括。
首先看關于婦女問題?!端疂G傳》里寫了很多有意思的女性,而且用筆墨可以說非常淋漓盡致,用得非常恰當。但是這其中肯定存在偏見,就是男權主義的偏見。男權主義通常會把婦女偏執(zhí)化、極端化地理解和處置?!端疂G傳》里我覺得最明顯的一點,是把婦女兩極化了。
一個極端是那些性感指數(shù)爆表的女性,用傳統(tǒng)的說法是三大淫婦:閻婆惜,潘金蓮,潘巧云,外加盧俊義的老婆賈氏,應該說是三個半。其中描寫最多的當然是潘金蓮。所以有一位小說家在《水滸傳》故事的基礎上上又嫁接出潘金蓮和西門慶新的故事,就變成了《金瓶梅》。《金瓶梅》里武松斗殺西門慶被改寫了,潘金蓮也沒有死,又有了另一番悲歡離合,愛恨情愁。
閻婆惜出場時,詩寫得很俗氣、色情:“金蓮窄窄,湘裙微露不勝情;玉筍纖纖,翠袖半籠無限意。星眼渾如點漆,酥胸真似截肪。金屋美人離御苑,蕊珠仙子下塵寰”。潘金蓮出場時,一句“纖腰裊娜,拘束的燕懶鶯慵”稍微好一點點。這些詩都把女人極端物化和色情化了。
與之相對應的就是性感指數(shù)為負的女性,就叫“雄化的女人”:一丈青扈三娘,母夜叉孫二娘和母大蟲顧大嫂。這三個女人也有區(qū)別,孫二娘是草莽女人,顧大嫂是山野之婦,只有扈三娘是富貴門第的千金小姐。三個女人除了一丈青長得美貌如花,那兩個都是男人不敢招惹的,三個女人都已經(jīng)不是女人了?!端疂G傳》中的女性都被這樣兩極化了。
而毒藥、蒙汗藥的廣泛使用,表現(xiàn)了廟堂及民間倫理的悉數(shù)喪失。貪官污吏搜刮民脂民膏,好漢用蒙汗藥來取之。看起來是盜亦有道,但也表明了江湖之無道,禮失而求諸野,但野亦無道。蒙汗藥是致幻劑,在《水滸傳》里多次出現(xiàn)。
首先是晁蓋,七位好漢用蒙汗藥麻翻了楊志,智取了生辰綱,還有差點麻翻孫二娘的片段,這是兩個寫得比較細致的故事。還有兩個關鍵之處,和蒙汗藥相近的是毒藥,武大郎是被毒死的,晁蓋是被有毒的箭射死的,宋江、盧俊義最后是被皇帝賜的御酒毒死的。李逵是宋江死前不放心,把他喊來喝了毒酒而死的。這可以看出整個社會,包括民間倫理在內(nèi)的一個倫理顛覆。
從蒙汗藥這兒我覺得可以生發(fā)出一個意思,就是說《水滸傳》是一部有某種致幻,甚至說可以說魔幻意味的書。小說開頭就是一個非常有宿命意味的開頭。最后結尾的時候宋江一百零八人離世又魂聚這兒。這是中國小說經(jīng)典的處理方式,就是它把一個世俗時間,最后會通過更大的一個尺度來實現(xiàn)超越。這個時間叫什么時間呢?就是我們所說的“洞中才數(shù)日,世上已千年”的比喻。這樣就把一個世俗故事,幻化為一個宿命故事,或者把它神化為一個具有神性的故事。
四
致幻色彩的生命之書
所以作為一部經(jīng)典奇書,我想《水滸傳》也是一部有高度致幻意味的生命之書。我小時候讀《水滸傳》,就讀得有點小感傷,體會到了《水滸傳》有一種內(nèi)在的、深深的悲劇性。這種悲劇性在我小時候是懵懵懂懂感覺到的。而與此同時,讀《水滸傳》亦有似一種蒙汗藥式的體驗,致幻劑的效用。我讀《水滸》讀得如癡如醉,把這些好漢當成了自己的“兄弟”。在虛擬的江湖世界中,所有倫理問題都被僭越(或者說超越了),英雄一旦獲得這種身份,便有了行為的特權——都是天經(jīng)地義的正確,其余都被忽略了。
我們?nèi)绻阉嵘幌?,就可以看做是一種中國美學或者中國詩學的這樣一個比較核心的問題,這個核心就是一個閉合式的圓形結構。在《三國演義》里叫做“話說天下大勢,由合到分,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所以它講的故事是大漢氣數(shù)已盡,分成三國鼎立的過程,群雄并起。曾經(jīng)的大漢氣數(shù)已盡,會給人帶來無限傷感。等到三國已盡,好像國家統(tǒng)一了。但是在《三國演義》里看不到所謂進步帶來的喜悅,還是一種惆悵。因為在中國的傳統(tǒng)美學和詩學里沒有進步論這樣的概念。
四大奇書中,《三國演義》講的是由分到合的故事,《西游記》講的是由妖到佛的故事,《紅樓夢》講的是由盛到衰的故事,《水滸傳》講的是由聚到散的故事。由聚到散是梁山好漢的個人命運,當然也是個體生命的基本經(jīng)驗?!端疂G傳》既是一個英雄篇章,同時也是一個世俗悲歡的形象概括。這就是我們?yōu)槭裁醋x《水滸傳》會有一種深深的認同,被它吸引,就是會受到這樣一種聚與散邏輯的感染和感動。《水滸傳》當然也包含了一個必然悲劇,就是江湖和廟堂、官方和民間、忠和義、偽善和君子是存在矛盾的,這兩種必然的人性要素,英雄們希望兼而有之,只能是是妄想。希望把忠和義結合在一起,算是中國農(nóng)民的理想國,或者桃源夢的變種。
所以我認為,如果從中國傳統(tǒng)核心的一種敘事邏輯,和價值觀、生命觀的角度來說,《水滸傳》是由最根本的閉合圓形構造,派生出一個由聚到散的結構。而且把它永恒循環(huán)化了,就是有前緣,前緣有聚散。在洪太尉之前,有張?zhí)鞄熸?zhèn)守了這些妖魔,把他們收在這兒。同時張?zhí)鞄熞惨庾R到總有一天這些人會出來作亂人間,也就預言“遇洪而開”。洪太尉看到這四個字很執(zhí)念,非要把這個打開,果然就應了這個宿命,這些人就散入人間。散了以后,又以肉身匯聚梁山,最后以肉身死于征方臘和被奸臣謀害。最后他們的靈魂聚到了蓼兒洼。這就是后世的魂聚。這就是小說的結構,也是它的處置方式。
總結一下,“由聚而散”是《水滸傳》的核心結構,有前世的聚和散,有后世的聚和散,這樣的構造是中國的循環(huán)論和時間觀、歷史觀的產(chǎn)物,也是每個人生命經(jīng)驗的基本結構。它產(chǎn)生出悲劇的構造,悲劇的效果,但是因為循環(huán)又被中性化了,緩解了焦慮和悲情。這是中國式特有的處置方法。
學術主持人呂約總結:
張清華解讀水滸的四種方法
張清華老師說,《水滸傳》是一部宋明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我覺得這場講座本身也是一部百科全書,內(nèi)容豐富充實,給大家留下了各種印象,有宏觀的,也有微觀的,有感性的,也有理性的,宏觀和微觀的解讀結合得很好。
張老師提出的第一個問題是,《水滸傳》是一本什么樣的書,也就是它“是什么”的問題。在中國古典小說四大敘述類型(講史,神魔,世情,俠義)里,他首先將《水滸傳》定位為“俠義小說的典范”,同時也指出,除了俠義敘事外,《水滸傳》還包含了其他幾種小說類型的要素:講史,世情,還有神魔。世情敘事和俠義敘事,是張老師解讀水滸的兩大重點。
第二個方面,是《水滸傳》里“有什么”的問題。講座主題里“英雄,美酒與蒙汗藥”這三個符號,只是一個高度濃縮的符號組合,背后隱藏著更多內(nèi)容。張老師將其概括為:第一,俠義敘事,首先是英雄和俠義的主題,這種社會政治屬性是《水滸傳》的根本。第二,世情敘事,他用“美酒和毒藥”來進行形象的概括。俠義敘事和世情敘事,構成了《水滸傳》最核心的內(nèi)容。
第三個方面,是關于“怎么寫”和 “怎么讀”的問題。張老師為我們示范了文本細讀的方法。根據(jù)我的印象,張老師在進行文本分析時,至少運用了以下幾種方法。一是金圣嘆式的,中國傳統(tǒng)的印象式批評方法。印象式批評,完全是憑著批評者的個人印象和趣味來即興發(fā)揮,就像現(xiàn)在的“彈幕”。張老師在進行文本細讀時,頗有金圣嘆的風采,夾敘夾議。盡管我們現(xiàn)在學了很多西方的科學的敘事理論,但面對中國的文本,我們傳統(tǒng)的印象式批評方法有時還是很管用的,我覺得不能完全拋棄,當然這需要很高的眼光和悟性,否則就是純粹的“彈幕”。二是現(xiàn)代敘事學的分析方法,這種方法使文本分析的科學性加強了,可以彌補傳統(tǒng)印象式批評在科學性上的不足。
第三個方法,是張老師的一門絕技:精神分析。英雄、美酒與蒙汗藥,快感,欲望,暴力與夢,都是精神分析的理想對象。為什么《水滸傳》是一本“致幻之書”?精神分析,既包含個體意識的層面,也包括民族的集體無意識的層面。
最后是文化哲學的方法,關于中國固有的循環(huán)論時間觀與歷史觀,及其敘事表現(xiàn)形式的解讀。這四種方法結合在一起,為我們提供了文學閱讀和批評的有效方法和門徑。
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