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時間 : 2018-01-29
分享到:
01
開 梅 山
不得與中國通 一只著火的鳥籠
燃燒南疆的版圖 北宋王朝
潑了數(shù)十年血雨腥風 無濟于事
燎肉引藤 缺鹽少鐵的梅山蠻
枕弩操戈 用寇劫的方式
捍衛(wèi)著火的家園
踏著塞江的浮尸 荊湖北路察訪章惇
揣一顆留名青史的決心經(jīng)略梅山
懷柔之斧舉重若輕
熙寧五年 梅山終被一劈為二
梅山蠻在連云絕壁間
德化歸安 文治千年
02
密 印 寺
法雨來衡岳 宗風啟仰山
穿過重檐歇山的回心橋
仰山宗高僧萬念俱非
毗盧峰下的老嫗用鐵杵輕輕一撥
大師心生轉(zhuǎn)念 佛緣花開
千僧鍋 萬佛殿次遞而現(xiàn)
唐宣宗題的“密印禪寺”
像道佛光昭示在溈山腰
萬斛洪鐘 聲震山野
數(shù)百年后 穎詮長老見到
從梅山血雨腥風中趕來的章惇
才用佛心侵染的慈悲破譯禪機
密傳心印 德化歸安
納土歸宗后的梅山生生不息
密印寺千年薪火不斷 霧靄重重
山徑有塵經(jīng)雨洗 寺門無鎖任云封
03
梅 城
梅山的心臟
跳動是否正常
一個王朝
伸出一只長達三十六鋪的手
小心地探著脈搏
朝代更替 風云散盡
近千年后
我在一截破裂的血管里
摸到那塊趴在壁上的青磚
溫熱尚存
依稀仍有刀槍刺出的血漬
在汩汩流淌
04
梅 山 狩 獵
飲則引藤 食則燎肉
衣制斑斕的梅山蠻
食在虎穴狼窩
山里的日子
想開葷了 就有黃道
上山前祭壇的血光
映紅每一張醬黑的臉龐
翻壇 發(fā)猖
刀槍和銃在瘴霧里
森然出沒
放紲 裝弩
化身的梅山蠻百毒不侵
下山后 以一顆獵物的門牙
焚香秉燭 酬謝眾神
敬壇的卦相隨心所欲
陰中蓋寶 一日中天
保全清泰
吆喝聲狂野一地
滿載而歸的酒碗濺出血腥
05
燃燒的寶塔
中秋之夜 梅山子民
紛紛將心掏出
壘成一座網(wǎng)格狀的寶塔
熱血沸騰
暮色用第一顆星星
將寶塔點燃
被點燃的還有吶喊聲
歡呼聲 尖叫聲 鑼鼓聲
嗩吶聲 魔咒聲
躲在河畔巉巖下的喁語
早已熔成一體
資水緋紅
塔身紅亮 頂上一輪明月
被一條火舌
舔得晶瑩剔透
藍色的夜幕下
一只縱情燃燒的酒杯
倒扣在梅山古老的大地上
06
梅 王
一千一百多年前的那場戰(zhàn)火
至今還在燃燒
不服州統(tǒng) 不為縣治
梅山上空的硝煙
熏黑了一代君主的容顏
你身披獸甲 手執(zhí)鋼叉
從九關十八鎖縱馬而出
身后十峒梅山蠻的歡呼聲
一浪高過一浪
最終淹沒了歷史的功過是非
你留下的菜譜被酒浸染
咀嚼字跡的梅山子民
醉倒一批 又醉倒一批
你長眠的飛霜巖被梅山子民
越舉越高 成為梅山最高的山峰
07
梅山蝦舞
梅山山水有靈 溪澗中的清蝦
啜飲著節(jié)日的漣漪長大
神氣十足
最愛喜慶的年味
聞到酒香 梅山蝦
紛紛從千溪萬壑中
魚貫而出
它們踩著歡樂的鼓點
浮游在彩色的人流
走村串戶 穿街繞巷
累了 就鉆進歷史的長河
遇上被長須的老人打撈
蝦們同時躍出水面
靈動的身影
濺起一陣驚嘆聲
08
印心石屋
春殿語叢容
廿載江山 印心石在
一百八十二年了
資水的每朵浪花都依稀記得
從石屋中走出的讀書少年
須發(fā)斑白時與上者的那場談話
從梅山 到兩江 到京城
從治水 到治鹽 到經(jīng)世天下
話題太長 一月之內(nèi)
暢談十三次
意猶未盡的君臣情誼
在御筆題寫的印心石屋
流露無遺
皇恩浩蕩 大江流日月
自命清高的左季高
在淥江書院見到石屋主人
忍不住代表八州子弟
翹首公歸
09
大 成 殿
宋 元 明 清 民國
學宮 書院 學堂學校
斗轉(zhuǎn)星移 變的是虛名
不變的是梅山文脈
紅墻 碧頂 黃瓦 重檐
伊水一帶而繞
爐中的香火忽明忽暗
立正 合掌 鞠躬 抬眼
114張進士的臉隱約可見
臺階下池水清澈
無人走過的狀元橋
兩端緊鎖
對面莊嚴的正門
關了整整945年
殿中央 大成至圣先師
不怒而威 凝視前方
兩側(cè)而進的讀書人
一個個面露愧顏 誰都知道
他在等那個進京的人 回來敲門
10
倒立的神
一雙反腳 行走如飛
將一個不與中國通的古國
翻天覆地
獸見自退 蛇見自躲
瘴見自隱 妖見逃之
念著咒語的人 無人能敵
藏而不露 在梅山
每個峒蠻的身旁
都倒立著一個張五郎
第一個將他雕刻成像
在市面出售的人
至今下落不明
失靈的咒語不再被人唱念
梅山的神龕下
有人淚流滿面 長跪不起
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