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您現(xiàn)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網(wǎng)>文學(xué)閱讀>散文

少年記

來源:彭湘   時間 : 2018-06-08

 

分享到:

  有一個少年,他在睡眼惺忪的午后從藤椅上醒來。突然,他看到清澈的天空上飄浮有無眠的雨滴,在褐色的屋檐上垂落,滴答成一條條雨線。在少年的夢中還是醒來時刻,他依稀都見過這樣的場景。

 

  幼年的記憶那是在高高的山坡上,從山脊一路狂奔下來,手里還握著一根藤條,甩在地上,在紅色的泥巴路上蜿蜒成一條線。終于,老屋后的那座山,也有了一條深深淺淺的路,在草莖霧深的傍晚時分,延伸到了遠處。

 

  冬夜漫長,寧靜的村落只有后山依稀傳來的鳥鳴聲作伴。神秘莫測的林木,灌木叢,長短相依,成了一個無盡頭的暗處。小木屋木板砌成的墻壁灰白而冷峻,如青色的魚脊,它們立在冬日的白雪天地里,渺遠,遺世獨立如一位寂寞的老人。“吱呀”一聲,是推動木門的聲音,少年在埋頭燒著柴火。

 

  這間小小的木屋,只懸掛著一盞昏暗的燈,在木板縫隙中吹進來的風(fēng)中晃動。孤單的少年,旁邊是一個灰色的碗櫥,倚靠在墻角,冷寂無聲地陪伴著他。柴火似乎旺起來了,掛在柴火上的是一個黑乎乎的鐵壺,一根長長的鐵絲從屋頂橫梁上垂下來,鐵壺已被熏得如黑炭,可它依然承載著每日燒熱水的使命。柴火的微光彌漫在屋內(nèi),每日陪伴著少年,在這幽暗的山間一隅,給他帶來片刻溫?zé)帷?/p>

 

  少年的夜晚是孤獨的。父母已長眠在村頭和村尾的兩座山上,兩座山遙遙相望,那是再也無法企及的距離。父親的山在村頭,從路口進來便可以看到。母親的山在村子那一頭,在山那邊的山里,那座山樹木特別繁茂,藤條灌木叢生。他常想,那更適合勞苦一生的母親棲息,母親一輩子生兒育女六個,實在太累了。她躺在澄藍的天空下,有茂密的樹林作伴,一層又一層樹木環(huán)繞著她,那是一個蜿蜒著記憶的地方,母親可以好好休息。

 

  母親是一個織布女人,在昏暗的煤油燈下,她紡紗織布,手中的木梭已被磨得光滑黝黑。腳踏聲,大篦子和梭子來回傳動的聲音,零零落落,“噠嚕噠嚕”,一直在少年耳邊穿梭、傳響。母親的心估計像那絲線一樣漫長,連綴在織布機上,成千上萬的絲線排成一排,一根都不能混亂。母親把線都繞到軸上,然后穿過流蘇,她踩住踏板,讓梭子穿過流蘇的每一個縫隙,再把經(jīng)過流蘇的絲線穿過篦子的孔縫,這樣才可織成一排線。而到了這個時刻,天邊常常可以看到晨曦了。

 

  睡在木床上的少年,伴隨這聲音醒了又睡,睡了又醒,朦朦朧朧度過那些清冷的晚上。少年一早起來,便看到母親那微紅的眼睛,還有蹣跚的身影,長長的絲線在屋內(nèi)飄散著,閃爍著幽光,飄蕩在老屋和少年的視線之間。

 

  很久后,聽說會通電燈了,母親興奮得好幾晚睡不著,她還興沖沖地去林場看通了電的模樣。可是,還沒有等到那一天,母親在一個寒冷的早晨卻溘然長逝,留下了莫大的遺憾。

 

  村口古老的河流依然流淌著,河邊昏暗的窗口似乎在張望著什么,到了夜晚,河流悄無聲息,已經(jīng)被暮色涂抹成一條暗黑的河流。少年在河邊奔跑著,他把雪攢起來,做成一個大雪人,那個雪人像他自己,又像父親,又像母親。他把母親織布留下來的絲線束在一起,圍在雪人的脖子上。他坐在雪人旁邊,依偎著,似乎感到一些快樂。

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 | 版權(quán)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