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藝術新聞 時間 : 2018-07-04
分享到:
毛主席詩詞版本繁多,據(jù)筆者目前掌握的資料估算,國內出版社的就有大約1200余種。而文革十年間出的就有600余種。各地方、各出版社、各種文字、各類裝幀、各樣開本,用紙、印刷、字體、排版等等,層出不窮,應接不暇。也就是那么個時代、那樣的人、那么多出版社造就了詩詞印刷史上的一個奇跡。面對這紛繁復雜的版本,要說清楚實在不是我等所能勝任的,筆者只能拈輕去重。單談談毛主席詩詞專集的線裝版本。毛主席一生愛“分外妖嬈”的“紅裝”,生前印刷的紅寶書更是不計其數(shù),然時過境遷,現(xiàn)今更受喜歡的反是樸素典雅的“素裹”——毛主席詩詞線裝版本大多為藍色宣紙書面。“素裹”雖少了激情與狂熱、不很鮮艷,但給人以冷靜、寧心的感覺。
最早的線裝詩集是1958年7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詩詞十九首》,收錄1957年10月至1958年5月發(fā)表的毛澤東詩詞19首,除在《詩刊》發(fā)表的18首之外,增加了毛澤東在1957年新填的《蝶戀花·答李淑一》。此書25開,一小冊子,紅面線裝。9月分文物出版社也出版線裝刻本,開本闊大,刻印精美。同年10月3日,《人民日報》發(fā)表《送瘟神二首》后,文物出版社于次年9月將這兩首詩收進“十九首本”,出版了《毛主席詩詞二十一首》。這是毛主席詩詞線裝本早期主要的三個版本?,F(xiàn)在都很難收集了。
1963年12月,為慶祝毛澤東70壽辰,人民文學出版社以線裝宣紙本、毛邊紙本、平裝甲種本、平裝乙種本四種版式隆重推出《毛主席詩詞》。書名為郭沫若手書。封面素白,隱隱看見朵朵梅花。“63年版”是毛澤東詩詞的一個極為重要的版本。它的珍貴在于,它是毛澤東親自編定的第一個帶總結性的詩詞集,也是毛生前出版的最重要的詩詞集。前面的是出版社把刊物上已經(jīng)發(fā)表的部分詩詞匯編在一起而已,沒有經(jīng)過全面校訂,數(shù)量上也遠不能囊括毛一生詩詞創(chuàng)作的精華。“63年版”則是毛親自主持編輯的,此時毛澤東已經(jīng)70歲了,也許他意識到需要對自己的詩詞創(chuàng)作作一個總結,把自己較為滿意的作品(特別是五六十年代的)匯集起來,并對已發(fā)表的詩詞認真作一次校訂。自從“63年版”問世以后,毛澤東就再沒有下過大力氣來編自己的詩詞集了。毛澤東對編輯出版“六三年版”采取了十分審慎的態(tài)度。他不僅自己認真挑選篇目,校訂內容包括:標點、字句、寫作時間、各作附上原作……,仔細校訂已經(jīng)發(fā)表過的作品,而且走群眾路線,請一些同志幫助推敲。在正式出版之前的一段時間,先印了一個征求意見本發(fā)給少數(shù)同志,一個多月后又親自開列一份有20余人的名單,請一些中央負責同志、文藝方面的領導人、著名詩人座談(委托別的同志主持座談會),讓他們對擬編入集子的作品提出意見。臧克家的23條意見,其中就有13處被毛主席采納。毛澤東對詩詞集的裝幀設計也很重視。據(jù)說,當時設計了幾十個封面,毛澤東喜歡梅花的那一種。
“63年版”的發(fā)行數(shù)量大,風行時間長。僅人民文學出版社第一次印刷的平裝本就達50萬冊。發(fā)行不久即大量加印。1966年5月第6次印刷,累計印數(shù)已達400萬冊。十年動亂期間,“63版”又以各種開本、裝禎大量印行。“63年版”是迄今為止毛澤東的若干詩詞集子中印數(shù)最多、發(fā)行量最大的一個版本,它在毛澤東詩詞傳播史上發(fā)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毛主席詩詞》的同時,文物出版社也以集宋版書字體照像制版出版了線裝宣紙本、毛邊紙本、平裝本3種版式的《毛主席詩詞三十七首》,版心分7行,每行15字,注釋用小字雙行排,字體是從宋浙本《玫女鬼先生文集》上集納起來的,清逸俊美,裝幀精致,古樸典雅,具有濃郁的民族傳統(tǒng)特色。
1976年1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將新發(fā)表的毛澤東詞二首同原來發(fā)表的37首合編在一起,以精裝和平裝兩種裝幀出版了新版《毛主席詩詞》,排印方式由原來的豎排改為橫排。同月,文物出版社也以16開和20開兩種開本出版了線裝增訂本《毛主席詩詞三十九首》,字體為集宋黃善夫家塾刻本《史記》字。次年8月上海書畫出版社又木刻了《毛主席詩詞三十九首》,內容一樣,但開本更大,為8開綢面線裝、云錦函套,極為精美。
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個人崇拜降溫, 出版的毛主席詩詞篇目逐漸完善,出版追求大而全,主要為平裝本,如1986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收錄50首詩詞的《毛澤東詩詞選》(注釋本)。1996年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了《毛澤東詩詞集》最新版本,共收毛澤東詩詞67首。
這之后較重要的線裝版本是文物出版社1999年七月出版社的《毛澤東詩詞六十七首》,字體仍為集宋黃善夫家塾刻本,這可說是毛詩詞的一個時期的總結,六十七首大多是在公開出版物公開發(fā)行的,是迄今最全面的版本??勺鳛槊飨娫~水平的一個見證。2001年1月份,江蘇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泥活字印本的《毛澤東詩詞六十七首》,內容同文物出版社。
至此,毛主席詩詞線裝版的大部分重要版本都已介紹完畢了。
從中我們可看出毛主席詩詞各線裝版內容上是從少到多的過程,從最初的18首到21首,再到27首、37首、39首、50首、67首。其中最早出版的是1958年7月份人民文學出版社的線裝版,發(fā)行量最大的是人民文學1963年12月版的《毛主席詩詞》,前后加印6次,累計印數(shù)達400萬冊。
毛澤東的詩詞,境界遠大、氣勢磅礴。有一種王者氣概。他常用的詞有:寥廓、蒼茫、莽、滔。想著天地風云、山河湖海,描述數(shù)量,動輒千、百、萬,這些詞本身就是一種“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使人覺得有氣魄宏大。如「沁園春·長沙」,「沁園春·雪」等居高臨下、指點江山、談古今人物。這點與曹操《觀滄?!酚邢嗨浦?一個是“獨立寒秋,湘江北去”,一個是“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
毛澤東寫詩作詞愛用比興,在他給陳毅的信中就曾說作詩 “比、興兩法是不能不用的。”毛比較推崇屈原和李賀就是古典詩詞這方面的代表人物,都是善用比興的高手,李賀號稱“鬼才”,因他造詞奇雋,詭異冷艷,有許多精警、奇峭而有獨創(chuàng)性的比興語句。毛澤東也是,詩詞中多有“熊羆、虎豹、蒼龍、龜蛇、虎羆、餮蚊、蒼蠅、蒼蠅、昆雞、斥鷃”等,,由于毛的詩詞多為政治詩,恰恰符合了毛主席詩詞的特點,政治本就不好直白,必須“以彼物比此物也”、“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
與此相反,作為正面的象征的“椒蘭”,是他的詩詞造詞的另外一個特點:好用“紅”字,據(jù)筆者的粗略統(tǒng)計,毛主席給后人留下了四十一首詩詞,其中帶有“紅”(赤)字的詩詞多達一十九首,占了全部詩詞作品的近百分之五十,可見”紅”色在其生命中的份量。古代詩人也曾大量地使用過“紅”字,但那些“紅”字大多帶有宿命色彩,傳達給讀者的往往是永遠解不開的閑愁,諸如:“自春來慘綠愁紅,芳心事事可可”柳永《定風波》、“萬里東風,故國山河落照紅“朱敦儒《減字木蘭花》、“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歐陽修《蝶戀花》、等等不一而足,這些樂章美則美矣,卻總是秾艷有余,陽剛不足。毛主席則一反文人學士賦予“紅”字的綺妮色彩和庸俗情調,給予“紅”字以全新的寓義和人格精神,檢點老人家寫有“紅”字的詩詞,帶紅字的詞有:“紅旗”、 “紅軍”、“紅裝”、“紅雨”、“紅霞”等十余種。第一次出現(xiàn)“紅”字的詩詞是他早期的作品《沁園春·長沙》:“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在主席的詩詞中,“紅”正與上面的“熊羆、虎豹、蒼龍、……”,形成矛盾的兩端。如果與楚辭對比來說的話,“熊羆”等可說是“艾蕭”,那“紅旗”“紅軍”等就是“椒蘭”了,“艾蕭太盛椒蘭少”,但少的字少意廣、言淺意深。紅字在主席的詩中常有一種燃燒世界、改造宇內的氣勢,如:“萬山紅遍”,有時是一種歡呼、一種勝利的象征與喜悅,如“風展紅旗如畫”、“紅旗躍過汀江”;有時是一種所向披靡的氣概,一種無往而不勝力量,如:“萬木霜天紅爛漫,天兵怒氣沖霄漢”、“頭上高山,風卷紅旗過大關”。讓人讀來一唱三嘆,蕩氣回腸,頓生百丈豪情。
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