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人民日報 》( 2020年10月08日 第 08 版)張雄文 時間 : 2020-10-14
分享到:
長沙以山、水、洲、城著稱。這當(dāng)中,我一直以為,“水”指的是湘江和瀏陽河,直到那天與圭塘河猝然相遇,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見識偏狹了。
綠蔭夾岸的一道水流,蜿蜒而行,目光盡頭處依舊是波光蕩漾。河面明澈如鏡,倒映著天光云影與樓宇草木。近岸,有寬展綿延的濕地或綠意漫漶的草坪。三兩只白鷺在水面、濕地與岸邊高樹間起起落落。河邊不遠處的垂柳下,坐著一位釣魚的老者,裹一身陰涼,久久不動。眼前的一切,清幽、雋永,與這座城市日新月異的開拓進取,仿佛形成互補。我細細品味著,任沾滿田園氣息的晚霞漸漸攀上窗欞。
這是我從“和+共享圖書館”的二樓窗口向外看到的情景。這座圖書館于我也是初次造訪。圖書館別出心裁,以“公益”與“共享”兩大特色立館,館中每本圖書都來自城中居民的捐贈,書中附有原主人親筆所寫的讀后感。我在圖書館里流連了大半天。正覺眼睛疲累時,不經(jīng)意間推開身邊的窗戶,不想就此墜入另一片迷人的風(fēng)景中。
身處圖書館中,很快我便通過查閱資料得識了眼前這條河的真面目。她叫圭塘河,從跳馬鎮(zhèn)石燕湖跌宕奔淌而來。圭塘河是長沙城的內(nèi)城河,在雨花區(qū)全境斗折蛇行一番后,注入瀏陽河,之后再與湘江匯合。不過,千百年來,圭塘河只能屈身幽寂的郊野,與村舍、稻田甚或荒草相依。
二十多年前,圭塘河與它澆灌的區(qū)域,被建制為長沙城的新區(qū)——雨花區(qū)。近年來,雨花區(qū)的發(fā)展可謂一日千里,早已與其它城區(qū)融為一體,再難見黃泥茅草的痕跡,高鐵南站、磁浮快線更坐落于此……唯一不變的是,圭塘河依舊淡然、內(nèi)斂,不驕不躁,徐徐流淌。
走出圖書館,我來到圭塘河邊。那位釣魚的老者依然端坐于垂柳下。我與他閑聊起來。原來,老人在圭塘河邊已生活了六十多年,從過去土磚青瓦的祖屋到而今寬敞舒適的樓房,一直沒有離開過河邊。
說起眼前這條河,老人的話匣子就打開了。他說,以前的圭塘河水,舀了能直接喝,河里魚蝦也多。后來有一段時間,圭塘河成了岸邊企業(yè)的排污之所,淤泥壅塞,臭氣沖鼻,更別提河里還有魚蝦了。好在政府下決心治理河道,這幾年污染已得到根治,河岸還修了漂亮的沿河風(fēng)光帶,魚蝦又都回來了。
閑聊間,我得知老伯竟然還有一個身份——河長。原來,幾年前為了治污,當(dāng)?shù)卣心?ldquo;民間河長”。對圭塘河懷有深深感情的老人,毅然趕去應(yīng)聘,終于遂愿。此后,老人每天早晚都要沿河巡視一番。他還帶動左鄰右舍參與護河。鄰舍們茶余飯后閑話的中心,也變成了一點一點變化的圭塘河。
“海洋館、電影院、博物館、書店、餐飲、兒童樂園……都搬來了。”老伯掰著手指,數(shù)起了河流治理后,追逐藍天碧水與綠蔭而來的“家珍”。我剛剛所在的“和+共享圖書館”也在其中。
“我現(xiàn)在還是‘名譽河長’,不過每天來只釣釣魚,有時也帶孫子到圖書館坐一坐。”說起眼下的生活,老伯的話語間漫溢著濃濃的自豪。
望著眼前如畫一般的圭塘河,我也久久不舍離開……
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 | 版權(quán)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