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澎湃新聞 | 程千千 時間 : 2024-03-19
分享到:
隨著金宇澄的《繁花》在王家衛(wèi)的鏡頭下以一種既復古又摩登的獨特韻味喚醒了上海人民深藏的記憶,大眾對上海這座城市也投來了更多目光。
3月17日上午,上海社會科學院城市文化創(chuàng)新研究院院長徐錦江、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湯惟杰、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方笑一、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張屏瑾與讀者朋友相聚在上海圖書館東館,參加了東方出版中心舉辦的東方讀書會第3期跨學科交流讀書活動——“當我們談論上海時,是在談論什么”。
活動現(xiàn)場 本文由東方出版中心供圖
四位專家學者以《上海城記》《繁花》《粵菜北漸記》《上海繁華》四本書為錨點,從歷史、文學、影視、飲食、經(jīng)濟、城市研究等不同視角,多維度地審視這座我們生存其中的城市,為讀者帶來了精彩的分享。
活動開始,東方出版中心副總編輯劉佩英介紹了東方讀書會“立足東方,放眼世界”的創(chuàng)辦理念和跨學科特色,建議廣大讀者一起在不同領域?qū)<覀兊膸ьI下,把書往深度讀,把它讀薄,又往寬處拓展,把它讀厚,還可以讀成“串燒”,在兼具“食材”豐富性與多樣性的同時,能夠取其精髓,獲得更全面的閱讀體驗。
接著,幾位嘉賓從各自的專業(yè)領域與個體記憶出發(fā),不僅詳談了對上海的了解路徑,也在個體經(jīng)驗與記憶的差異化碰撞中共同復原了一代人對城市的集體記憶。
徐錦江是《上海城記》一書的作者。在這本書中,他以梧桐樹蔭下的愚園路為切入點,縱橫契闊,探尋上海的城市發(fā)展路徑、城市形態(tài)以及城市意象,清晰展示了城市發(fā)展的整體面貌。
活動現(xiàn)場,徐錦江以極為嚴謹?shù)膶W者視角梳理了上海文明5000年、開埠180年和改革開放45年來空間變遷的歷史,用“岡身東西、南市北市、北上西進、跨江跨?!笔鶄€字精準概括了全景視角下上海的跌宕發(fā)展歷程,分別對應古代文明、近代文明、現(xiàn)代文明和當代文明。從中景視角引用盧漢超的研究成果講述了開埠后上海經(jīng)歷的幾次重要轉(zhuǎn)折和辯論:華夷要不要隔離、華洋雜處好不好、上海城墻拆還是不拆、租界能不能收回。從近景視角引用諸大建的研究成果講述了改革開放后,自1980年代開始每隔10年進行的四次關于上海城市發(fā)展的大討論,這些解放思想的討論引導上海從內(nèi)向型的生產(chǎn)型工業(yè)城市轉(zhuǎn)型為開放的多功能城市,并促成了浦東開發(fā)開放,四個中心建設、世博會、國際大都市和全球城市建設等一系列發(fā)展戰(zhàn)略,今天上海的建成環(huán)境不僅是一個歷史地理的發(fā)展結(jié)果,也是上海城市文化智慧的結(jié)晶。而這一切都實實在在影響到市民細微的日常生活。
張屏瑾作為對新感覺派作家深耕多年的研究學者,介紹了施蟄存、張愛玲、王安憶、小白等與愚園路的不解之緣。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上海人,她的研究經(jīng)歷也是在成長過程中逐漸將個體經(jīng)驗打開,在與上海豐富多元的文化特性的不斷接觸與碰撞中形成的。
提及文學對城市的描摹與表達,張屏瑾認為海派文學是有著獨特的氣質(zhì)與文化脈動的,比如從《海上花列傳》《亭子間嫂嫂》到《長恨歌》《繁花》,甚至更新一代的青年作家,他們所關注的細節(jié)和表達都是對日?,嵥?、人情世故、家長里短的書寫與記錄,這些家常生活的記述正如魯迅對《海上花列傳》的評價“平淡而近自然”,體現(xiàn)出獨屬于上海的性格與氣質(zhì),亦是上海獨有的文學書寫。
方笑一介紹了他所開的一門專業(yè)實踐課程,從中國古代飲食史史料與文獻出發(fā),帶領學生追尋純正的滬味美食,從中復原展現(xiàn)上海的城市文化。他從功德林素菜館講到大壺春、東泰祥、豐裕三家生煎饅頭的比對,從上海現(xiàn)存最早的咖啡館——東??Х瑞^引至思南路的阿娘面館……勾起了讀者對“滬味”源頭的懷念。
此外,方老師還提及《繁花》中的美食之爭以及滬語寫作對上海方言的傳承之功。他認為,美好的飲食回憶不僅是國人對“家”的具象化體驗,也是對當下生活最有效的療愈,一個“食”字,就能打開所有人的回憶閥門,找到那些潛藏在童年記憶里的味道。
湯惟杰深耕視覺文化研究多年,說到電視劇《繁花》自上映之后,引發(fā)的對上海城市與文化的新一輪關注,他認為劇版做了大規(guī)模的改編與升級,講述了上海弄堂青年阿寶的成長之路。與《上海繁華》相似的是,兩本書都以生活性的細節(jié)描述構筑了上海城市運作的底層規(guī)則。
在談及《粵菜北漸記》時,湯惟杰憶起童年時生活的虹口區(qū),有著上海最濃的廣東風味。那里不僅有多家茶室、餐館,還有廣東大劇院(后稱群眾影戲院)等重要的文化活動據(jù)點,形成了含有濃厚粵地文化特色的生活空間。
話題轉(zhuǎn)到城市研究時,張屏瑾表示上海一大顯著的城市特點是空間具有區(qū)域化特征。而《上海城記》作為一本理論型著述,從一條路出發(fā),不斷延展,且收錄許多親歷者的講述,與具體的居民生活體驗緊密相關,這種將感性材料加入論述的寫作方式極具情感和溫度,也彰顯了作者的人文關懷。這種書寫方式打破了理論著述的框架,不僅更具可讀性,也有著觸碰人心的力量。
最后,幾位嘉賓又談及上海本幫美食,從個體經(jīng)驗出發(fā)分享了記憶中的美味,方笑一和湯惟杰談及生煎饅頭的不同流派與做法,從煎褶還是煎底甚至餡料湯汁的豐簡都有不同的說道和傳承。張屏瑾則分享了童年回憶中的俄式西餐,從羅宋湯講到炸豬排、土豆沙拉和牛奶咖啡。上海雖然有“本幫菜”的傳承,但也兼收并蓄,容納了歷史發(fā)展進程中無數(shù)偶然造成的飲食碰撞,形成了雜糅而交融的飲食文化。
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