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文訊您現(xiàn)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網(wǎng)>新聞資訊>天下文訊

紀念巴金誕辰120周年 | 青年朋友們相聚在巨鹿路675號

來源:中國作家網(wǎng) | 杜佳   時間 : 2024-11-27

 

分享到:

巴金始終熱愛青年,他囑托青年作家“首先要做一個真誠的人”,要“作家和人民心貼心”。“講真話”和“把心交給讀者”兩句箴言一直掛在由巴金創(chuàng)辦的《收獲》編輯部里,它不僅僅是對《收獲》辦刊的鞭策,更是巴金對自己的要求,以及對青年的寄望。11月25日下午,作為紀念巴金先生誕辰120周年的重要活動之一,“青年與文學的未來——青年作家創(chuàng)作座談會”在上海市作協(xié)舉行,各地青年作家相聚在一起,共同緬懷前輩作家巴金。

“今天我們都在這里紀念和緬懷巴金先生,可明晰‘把心交給讀者’的真正內(nèi)涵并不容易?!敝袊骷覅f(xié)會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敬澤在致辭中表示,“把心交給讀者”不僅僅是把心交出去,還意味著首先以讀者為心,以蒼生為心,再把這個心變成自己的心,惟其如此,作家的實踐才能與時代真正產(chǎn)生聯(lián)系,而這顯然是要下大功夫的。他進而談到,青年和未來確實息息相關(guān),但這種關(guān)聯(lián)性并非順其自然發(fā)生的,也不是必然的事實,而要依靠“巨大的責任和自覺”,真正的關(guān)聯(lián)有賴于磨煉“與之相匹配的巨大的能力”。他勉勵青年作家,“每一代作家都有自己的開天辟地,巴金一代作家是開天辟地的,上世紀余華一代作家也開辟了屬于自己的天地,現(xiàn)在這種責任和自覺已經(jīng)來到你們這一代人當中?!?/p>

巴金創(chuàng)辦《收獲》時,曾用最樸素的語言申明辦刊主旨——“出人出作品”,在《收獲》現(xiàn)任主編程永新看來,這句異常樸素的叮嚀仍然是一代又一代《收獲》編輯辦刊的意志準繩,并為之付出了經(jīng)久不懈的努力。作為一本地位舉足輕重的文學雜志,《收獲》向來注重對青年作家的扶持和培養(yǎng)。2014年,《收獲》曾經(jīng)組織過一次青年作家座談會,“今年這是第二次與青年作家朋友們相聚,希望《收獲》所在地巨鹿路675號成為青年作家的‘娘家’,也歡迎你們常回來”,程永新說。

做一個真誠的人,把心交給讀者

“在生活和創(chuàng)作中保持真誠和熱愛”是青年作家們不約而同談到的話題。白琳坦言,寫作之初,她曾花費很長的時間認識自身?,F(xiàn)實的境遇使她聯(lián)想起偶然在咖啡館遇見的橘貓,盡管肉體已經(jīng)衰老,但神情仍然專注機警,對世界充滿興趣,這正像寫作時的自己。相對于計劃性,她更樂于保持興趣和熱愛,保持開放性,“依然保持著簡單的熱愛和真誠,才是寫作的核心”。

董夏青青回憶起閱讀巴金作品的經(jīng)歷,《家》《春》《秋》三部曲經(jīng)過中戲師生一次次創(chuàng)排演繹、煥發(fā)嶄新生機的過往仍然歷歷在目,這使她意識到,“是巴老的作品給了幾代人抒發(fā)青春意志的出口”。而當讀到巴金的《隨想錄》,感受卻與從前是“冰火兩重天”,巴金書寫的真誠激勵了像董夏青青一樣的青年創(chuàng)作者,“要用至真、至善、至愛的光去晾曬隱藏著的假惡丑的‘霉菌’,也要像先生那樣,勇于走進一線,寫下最可愛的人的故事。”

再次閱讀巴金1986年寫給青年作家的致辭,王蘇辛仍然對洋溢其中的樸素與真誠充滿感懷,“巴金先生親歷了20世紀的起起伏伏,他作為偉大的前輩,用他的文學成就為當代文學寫作建立了一個挑戰(zhàn),也用他的文學視野為當代文學史提供了一座移動圖書館,他身上巨大的行動力,至今仍然激勵著青年作家”。巴金的經(jīng)歷就是一座移動的素材庫,這也讓他過上終身沉思的生活。談到當下青年作家如何做到終身成長,王蘇辛認為,“說自己想說的話,表達真實的感受,說起來非常簡單,實踐起來卻極其困難,這要求作家不但要誠實,還要具備誠懇的能力。當下文學尤其是小說始終都面臨著傳奇性的誘惑,太多故事在互聯(lián)網(wǎng)流傳,可文學尤其是小說的沉思屬性,使得青年作家要做到‘真’,就要在學習中一遍遍練習誠懇的能力,由此抵達的真實才是經(jīng)得起檢驗的真實,也才可能在撫慰作家內(nèi)心的同時抵達他人的內(nèi)心,成就可能被留下的敘事”。

王占黑非常喜歡和珍視帶有“青年”字眼的活動,因為這讓她身邊充滿“與許多同齡人專注于同一項事業(yè)”的氛圍感。當被問及“多年寫作最大的好是什么”,在思考的幾秒中內(nèi)便闖入她腦海的想法是:“寫作最大的好是誠實地面對自己。因為生活中有很多不太經(jīng)得起考驗的時刻,這使得寫作的時刻尤為珍貴?!?只有在寫作時,王占黑真切地感到自己是“打著赤膊跟一片空白面對面”,仿佛只有在這種時刻,一個“不被擊潰的、真實的自己”才漸漸顯形,“你將看到自己的變化、局限,而這些都是寫作中必須接受的部分,對我來說是寫作最大的‘真’”。因此,當讀到巴金《隨想錄》中寫到“說真話,寫真話”時,她感到格外動容。

短視頻、AI、VR體驗等新事物層出不窮的時代,青年何為,文學何為?

如今青年朋友間常談起的一個話題是,當今短視頻、游戲、VR體驗等各種新媒介層出不窮,與此同時,AI的出現(xiàn)模糊了現(xiàn)實和虛擬的邊界,切片信息又削弱了“真實”在人們心中的比重,這一切似乎都在指向一種無盡的虛構(gòu)。那么,文學還有什么意義,青年作家的目光將落向何處?三三的思考一定程度上回答了這個問題。在她看來,文學不僅僅是一種充滿語言符號的文本。它具有充分的空間,等待著被不同的人進行不同的闡釋,以便成為一種衡量靈魂的標尺。它不僅是被消遣、體驗的,在與作者、讀者的雙向互動過程中,它折射著彼此心中的秩序。它的存在不是以目的性為主導的,而是開放的,所以才能隨著人類一同領(lǐng)受時代的變化。這樣的體悟,對三三的寫作也有很大啟發(fā),“寫出好的作品,同時更應該寫出真實的自己”。即便如此,“還有一件事,是作為寫作者應該明白的:敲開寫作的那扇門,多么艱難。甚至還有可能寫了一輩子,連那扇門在哪里都不曾知曉。那么能怎么做呢?我不知道。只能先靜觀其變,保持冷峻與決心。反復地嘗試,看看門最終是否能打開”,三三說。

“瑞典文學院授予我這個獎項,并非為了讓我們沉浸在榮耀之中,而是提醒我們保持清醒的頭腦?!表n江獲得諾獎后拒絕開慶功會的一段話深深觸動了陳各,她認為被冠以“青年作家”的名頭,同樣代表著一種榮耀和身份,但這樣一種身份,絕不是因為“簡單地寫了幾篇小說”,而需要保持更清醒的頭腦,跟前輩作家相比,當面臨更多誘惑,“保持自省,不迎合,不屈服于惰性,的確需要一種真正頑強的意志去與之抗衡”?;蛟S,文學的未來就存在于這種自省和抗衡之中。

哥舒意的文學道路是從《收獲》起步的,2006年《收獲》的長篇小說增刊刊發(fā)了他的作品,此前他尚未發(fā)表和出版過任何小說。這讓他切身地體驗到《收獲》“正是秉持著巴金先生的文學精神,面向青年和未來辦刊和培養(yǎng)作者”。轉(zhuǎn)眼間,哥舒意已經(jīng)寫作了將近二十年,在這二十年里,有過猶豫和困境,也有世界加速改變帶來的沖擊,但正是最初的鼓勵,使他始終堅定地在現(xiàn)實題材、科幻寫作等領(lǐng)域筆耕不輟。盡管經(jīng)歷了迭代,文學的影響力并不會在一朝一夕間消退,而這正是新一代寫作者“挺身而出的時刻”,“我們既要真誠地面對自己,也要真誠地面對作品,擔負承接過去和面向未來的自覺”。

青年作家余靜如在《收獲》從事編輯工作,在前輩編輯的悉心傳授下,更熟悉巴金先生為人辦刊的點滴,“巴金先生說‘生活是文學的源泉,并且是唯一的源泉’,他的文學思想在任何時代都不會過時。巴金先生將他的希望與祝福都放在年輕人身上,稱他唯一的希望是孩子們一定要比我們這一代幸?!薄S懈杏诰庉嫼妥髡叩碾p重身份體驗,余靜如談到,《收獲》一直秉持對年輕人開放、包容和鼓勵的理念,和青年一起成長,相互成就,共同奮斗,而這也應是文學面向未來的題中應有之義。

本次座談會由上海市作家協(xié)會、《收獲》雜志社、巴金故居主辦,《上海文學》雜志社、《萌芽》雜志社承辦,《收獲》雜志副主編鐘紅明主持。青年作家白琳、陳春成、陳各、杜梨、董夏青青、丁顏、哥舒意、龔萬瑩、栗鹿、錢幸、索耳、索南才讓、三三、武桐、王若虛、王蘇辛、王玉玨、王占黑、小飯、周嘉寧、周婉京、余靜如等與會交流。


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 | 版權(quán)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