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您現(xiàn)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網>文學閱讀>評論

書法的文脈

來源:宋建民   時間 : 2016-01-25

 

分享到:

    一直以為,在我國的藝術門類中,與書法聯(lián)系最緊的,僅僅是繪畫和詩詞。我們常常見到一幅好的畫作,上面有灑脫的書法題款,便覺得完美。書法題款對一幅繪畫作品來說,起到了畫龍點睛之功效,既為畫作點了題,又為畫作潤了色,書法是繪畫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故有書畫一家之說。

    經過一段時間的書法學習,我才發(fā)現(xiàn),書法與散文的聯(lián)系原來也一樣的緊密,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說,書法和散文的相互依存性超過了繪畫與詩歌。以行書為例,在歷代推崇的行書佳作中,這些佳作既是散文名篇,又是書法精品。二者之間,不知是書法成就了散文,還是散文成就了書法。

    有天下第一行書之稱的《蘭亭序》,就是這342個字的散文,成為千百年來被歷代人所推崇和模仿的經典。的確,《蘭亭序》的文學性、思想性、書法的技藝都達到了高度統(tǒng)一。以文學性和思想性來說,她對蘭亭周邊自然景物的描寫,短短幾句就將險峻的崇山、茂密的林竹、潺潺的溪流、鮮活的人物描寫得栩栩如生、躍然紙上;更有那膾炙人口的名句:“群賢畢至,少長咸集”,已被后代人無數次引用。其間對天地和生死的感悟,讓人深受啟迪和震撼。這篇散文的書法成就,更是達到至今也難以超越的高度。其結體欹側多姿,錯落有致,千變萬化,曲盡其志。用筆以中鋒之骨,側筆取妍,有時蘊藉含蓄,有時鋒芒畢露。尤其是章法,從頭至尾,筆意顧盼,朝向偃仰,疏朗通透,形斷意連,氣韻生動,風神瀟灑。董其昌在《畫禪寶隨筆》中這樣評價《蘭亭序》:“章法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帶而生,或小或大,隨手所出,皆入法則,所以為神品”。

    不僅《蘭亭序》,還有唐代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和宋代蘇軾的《寒食帖》,也是書法和散文緊密結合而成就精品的范例。顏真卿的《祭侄文稿》,用黑黝黝的飛動的線條,以裹云挾雷的磅礴氣勢,帶著憤怒,帶著吶喊,將血與淚、情與技完美地結合,使一篇簡短祭文成就了行書藝術的又一座高峰;而蘇軾的《寒食帖》應歸類為散文或散文詩。其文學意境抑郁纏綿,蒼涼惆悵。作者以飛動、迅疾、穩(wěn)健的墨色線條,以偏正自如、錯落有致的結體,以氣勢不凡、渾然天成的章法,表現(xiàn)出來的倔犟中的豐腴,大氣中的天真,將書法藝術和人生的氣象表現(xiàn)得淋漓多姿,使這篇百余來字的短文成為了千古名作。她們也分別被冠以天下第二、第三行書的頭銜。

    書法是散文的載體,散文是書法的文脈。書法與散文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藝術的高度統(tǒng)一體。

    (作者系省書協(xié)、省作協(xié)會員,省散文學會理事,中國有色金屬工業(yè)協(xié)會副會長,現(xiàn)供職于湖南省有色金屬管理局)

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