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文訊您現在的位置是:湖南作家網>新聞資訊>天下文訊

盧一萍《少水魚》:在荒誕世界中,探索人性的幽微

來源:澎湃新聞 | 羅昕   時間 : 2023-10-19

 

分享到:

近日,四川作家盧一萍帶來了他的長篇新作《少水魚》。

《少水魚》是一部書寫一個家族百年命運的長篇小說,也是一部書寫遷徙與愛情的長篇史詩。故事的核心是,號稱大唐皇室后裔的李氏家族數代人,從十九世紀初至二十世紀初,為創(chuàng)建新唐王國,百年間自大巴山南麓流徙到江南,再從東?;膷u逆長江遠征到大巴山南麓這樣一個驚心動魄的魔幻經歷。

10月17日,盧一萍與作家阿來、羅偉章,百花文藝出版社副總編輯徐福偉來到阿來書房,圍繞小說的語言與人物形象,何為“文學里的南方氣質”等展開對談。

純南方氣質的小說

《少水魚》總共四十萬字,由金、木、水、土、火五章及引章、結語組成。小說的時間線跨越百年,其間經歷了白蓮教起義、太平天國運動、清帝退位、軍閥割據、辛亥革命等重大歷史事件;同時,小說將故事和人物置于長江中下游流域直至東海諸島這樣一個宏闊的地域。

在這兩個背景中,盧一萍書寫了“新唐之夢”的荒誕,寫了人為了生存進行的不懈抗爭,寫了刻骨銘心的情愛,以及不得不進行的流徙與遠征。人的不屈不撓、行為的決絕、人心的孤獨、人性的幽微,都在書中得以體現。

“在我個人的創(chuàng)作中,《少水魚》對我來說,算是一次小的突破,我完成了如下的心愿:我終于寫了一部純南方氣質的小說。”

盧一萍十七歲入伍進疆,在新疆生活了二十年,在北京讀書三年,他的前三部小說的故事發(fā)生地都在北方。2012年底,盧一萍回到四川,通過大量的旅行,開始對南方產生文學意義上的認知?!渡偎~》是他第一次在一個廣闊的南方地域里虛構的一個真實的南方世界。

讀來飽滿而扎實

“《少水魚》是一部在寫作上服從寫作最本質要求和自己內心最本質沖突的作品。這種文學創(chuàng)作理念,使《少水魚》讀來顯得飽滿而扎實?!?/p>

阿來表示,盧一萍在《少水魚》中運用了類似“野史”的方式來構成故事基本框架,這對于寫作者而言,其實是有風險和難度的。很多作家會在這種嘗試中被“野史”的荒誕不經所淹沒,無法找到讓這種荒誕不經變得有邏輯、變得合理的辦法。但是在《少水魚》里,盧一萍找到了一條自我發(fā)展的故事線索,他能夠通過多個角度的書寫讓整個故事變成一個人性的多面體,并且使敘事腔調渾然一體。

羅偉章認為《少水魚》是一部“在路上”的小說,直接把敘事空間安排在路上——在遷徙的路上,盧一萍巧妙地安排了復仇、愛情、新生等眾多的情節(jié),這對作家的寫作功力是一種不小的考驗。“如果功力不夠,是可能被事情牽著走的。而如果刻意追求‘在路上’,不能把人物內心的沖突飽滿地呈現出來,也不能成為好的小說。但是以上兩種問題在《少水魚》中都比較好地解決了?!?/p>

“作為作家,我寫作的主旨一直沒有變,還是想通過這部小說去更深入地探索人性的幽微,表現我們所處世界的荒誕?!北R一萍如是說。

“我們都是少水魚”

事實上,《少水魚》從構思到出版歷時三十年。

最初的構想是一篇名叫《鄉(xiāng)村詩篇》的小說,這部稿子寫到十四五萬字,最終未能完成,成為了一部殘稿。但小說里的人物形象卻一直活在盧一萍的心里,“我發(fā)現它們是有生命力的,我只有把它們寫下來,才能心安?!?/p>

2019年,盧一萍為寫長篇非虛構《扶貧志》走遍了湘西鄉(xiāng)村,他開始對一個局部但具有代表性的中國鄉(xiāng)村有了頗為深入的了解,便又有了寫出那部殘稿的沖動。2020年,盧一萍回到老家南江縣,了解了它的歷史、風物、民俗、傳說、各類故事,先寫了一系列散文,接著決定重寫《鄉(xiāng)村詩篇》。

不過,為了讓小說真正流動起來,《少水魚》只用到了“殘稿”里的幾個人名和少量細節(jié),轉而呈現出新的語言、結構、時空和想象。為了敘述的方便,時間也從二十世紀推到了晚清。整部小說的調子還有了黑色幽默的味道。

“相較于‘鄉(xiāng)村詩篇’中狹隘詩意的表達,‘少水魚’更能觸及人類生存的本質。”盧一萍從小在農村長大,時??吹剿永锏聂~或蝌蚪因缺水而死亡。一日他讀到《普賢警眾偈》中的偈語“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時,頓時愣住,如遭電擊,久久難以回神—— “我們都是少水魚?!?/p>


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