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南寧晚報 | 李宗文 時間 : 2024-01-25
分享到:
近日,著名作家東西亮相北京廣播電視臺《一師亦友》節(jié)目,與主持人聶一菁暢聊他的文學故事。話題中既包括剛獲得茅盾文學獎的《回響》,也包括他對文學創(chuàng)作的一些精彩觀點。
東西表示,他之前創(chuàng)作的三部長篇小說先后角逐茅盾文學獎,每一次參加心里已經(jīng)做好失敗的準備。他透露十多年前就想寫一部關于情感方面,即信任和懷疑的小說,但是發(fā)現(xiàn)很多作家都寫過類似的題材。怎么寫出新意,讓他頗費思量。他就想著設計一個女警察的人物。一天早上,他在刷牙的時候突發(fā)靈感:像偵破案件一樣偵破愛情,她把一個刑偵案件破了,但是她卻沒法破情感的案件。因為,心靈比天空還要浩瀚。這樣一想,小說就成型了。為了寫好小說,他還與警察和心理咨詢師交朋友,與他們就小說進行溝通。
《回響》創(chuàng)作完成后,小說的責任編輯劉稚就把小說打印稿給了著名導演馮小剛。馮小剛看了兩章后決定和東西簽合同。馮小剛又將小說給宋佳看,一星期后,宋佳答應出演里面的角色。談到網(wǎng)劇《回響》的結局,東西認為,馮小剛拍了兩個結局,而對于大團圓的結局,東西認為,影視劇的觀眾還是需要一個溫暖的結尾,大家需要心靈的慰藉。聶一菁認為兩個結尾都可以接受,而小說的結尾則能夠引發(fā)人更多的深思。
節(jié)目中,還展示了幾張東西從小時候到青年時期的照片。其中有一張是東西10歲時和母親的合影,這也是東西進縣城拍的第一張照片。東西評價母親說,她是一個特別勤勞、堅韌的人。母親沒要求他成為作家,只是要求他認識字,不被別人欺負就好,沒有期望他成為作家。就算后來東西成為作家,母親也不知道作家的概念,但母親非常包容,在精神和生活上一直支持東西。
三十多年筆耕不輟,東西一直探索著嚴肅文學更多的表達方式。獲得茅盾文學獎,東西說“這是對我三十多年創(chuàng)作的肯定”。但在創(chuàng)作心態(tài)上,他對名氣保持著警惕和冷靜。他坦陳,心態(tài)曾經(jīng)出過問題,自以為是。在寫《后悔錄》時,把自己當做“有點名氣的作家”了,但最后發(fā)現(xiàn)有時候寫出的作品“簡直就是垃圾”;而現(xiàn)在每寫一部都是把自己降為初學寫作者,只有這樣才能把作品“寫出新意來”。在他看來,新意是文學最大的魅力。同時,只有做好自己寫的作品可能編輯和出版社不通過的準備,才有可能寫出好的作品來。
湖南省作家協(xié)會 | 版權所有 : 湘ICP備05001310號
Copyright ? 2005 - 2012 Frguo. All Rights Reserved